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127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1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故意伤害与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的区分,根据现有理论,难以有效指导司法实践,本文通过分析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认定的困境主要在于司法解释对该种类型寻衅滋事罪的规定过于笼统和模糊,从而保护的法益、客观行为和主要要素三个方面分析产生这种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困境的路径,即跳出过分强调二者区别的思维定式。以二者所保护的法益为指导,运用想象竞合犯的理论进行执法判断。  相似文献   
12.
意思表示错误涉及法律行为和私法自治的核心,对其具体规制体现了私法自治和信赖保护之间的价值平衡。与大陆法系的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意思表示错误在制度构造、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方面,既有其创新优点又存在着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3.
单位犯罪是单位为谋取自身利益,在单位整体意志支配下,通过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而实施的否定法秩序的行为.它与自然人犯罪、共同犯罪和有组织犯罪等有诸多不同,单位犯罪的行为动机为谋利,其意志体现出整体性,其主观罪过形式表现为故意或过失.  相似文献   
14.
自由、民土、人权 ,这三个概念是历史的和具体的。其中 ,自由主要是作为哲学范畴出现的 ,民主和人权主要是作为政治范畴出现的。政权在民、民主共和与契约思想 ,是西方古代的民主思想 ;在近代西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 ,资产阶级高举自由旗帜 ,宣扬天赋人权 ,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和人权思想 ,并最终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总的倾向是阶级调和、福利主义和参与主义 ,不对政治现象作阶级的或社会的分析 ,抹杀资本主义民主、人权与社会主义的民主、人权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人类本性的反思以及对人类生存处境的判断,尽管人类面临着种种新的生存危机,但是依然不能放弃对科学的信赖态度."科学是把双刃剑"这一看似有道理的说法,其实并非严谨的科学判断,值得人们对其进行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尼采"超人"学说的分析,揭示了尼采所展现的这种理想的精神超人其真正的意义在于"超人"所表现的积极的悲剧主义精神和伴随着破坏性的伟大的创造性."超人"的真正魅力在于他在悲剧中崛起,在衰败中创造.从而彻底摈弃了叔本华那种追寻涅槃寂灭,灭绝意志,超脱欲望的悲观主义.  相似文献   
17.
以德治国,是党中央治国方略的重要思想,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并不是否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地位,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德治国的正确实施能够促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是一种他律与自律的关系,个体的道德自律是法律他律的基础.以德治国的出发点在于解决市场快速发展与滞后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尖锐矛盾造成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兼治民德与官德.  相似文献   
18.
民愤影响定罪量刑是中国刑事司法的现实图景。民愤作为外在的监督力量能够促进司法的良性运作,我们应该正视民愤,杜绝打击、压制民愤,让民愤得到充分表达;但是,司法有其独有的运作规律,民愤与司法在案件的具体裁量上存在着种种冲突与矛盾,民愤不应干涉到个案的具体裁量。  相似文献   
19.
意思表示是行为人将内心意思彰显于外部,并决定民事行为存在与民事行为效力的行为。意思表示具有二重性,一是意思表示的形式性,二是意思表示的实质性。在此基础上探讨意思表示的构造,与相关学说进行比较,可以从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对比中解析意思表示的概念,深化对意思表示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Survival analysis: A surve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is a survey of statistical methods used to analyze the length of time until a specified event occurs. These models have often been used to analyze the survival times (i.e., time until death) of medical patients, and so the term survival analysis is natural. In criminology, the main application of these models has been to analyze the time until recidivism, but many other applications are possible.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tistical literature on survival analysis, and describes its applications in criminology. The methods are illustrated by an application to the prediction of time until recidivism for a sample of North Carolina prison release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