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9篇 |
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79篇 |
工人农民 | 11篇 |
世界政治 | 37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85篇 |
法律 | 326篇 |
中国共产党 | 294篇 |
中国政治 | 271篇 |
政治理论 | 396篇 |
综合类 | 6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70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132篇 |
2013年 | 231篇 |
2012年 | 159篇 |
2011年 | 166篇 |
2010年 | 125篇 |
2009年 | 121篇 |
2008年 | 114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117篇 |
2005年 | 105篇 |
2004年 | 134篇 |
2003年 | 89篇 |
2002年 | 77篇 |
2001年 | 75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陈坚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6):108-114
1980年代初,中共中央从保持党的执政地位、国家的长期稳定及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发,作出关于第三梯队建设的战略决策。这一过渡性人才选拔培养战略,至80年代末随着其使命的完成而退出历史舞台。尽管它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其产生的影响却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42.
王浩斌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2,25(4):1-4
党内民主是不仅是促进党的理论创新及其有效实现的根本前提,也内在地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进一步发挥党内民主对党的理论创新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坚持以先进的理论指导党内民主建设,以完善的制度保障党内民主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43.
张宏志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2,(5):8-11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保持党的纯洁性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党的建设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党的纯洁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是随着党的建设实践的发展、时代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与科学发展党的纯洁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44.
张荣臣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2):64-67
列宁一直重视提高党员的质量。执政以后,列宁把提高党员质量,纯洁党的队伍,作为执政党建设头等重要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一直把保持党的纯洁性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重温当年列宁关于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的论述,对于我们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5.
列宁在领导俄共(布)执政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保持与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他认为执政党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由党的性质任务决定的;是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是顺利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并且他就如何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出一系列思想,他强调要从群众需求的角度出发制定方针政策;执政党要真正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生活;给人民广泛的知情权,并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他的这方面思想在中国得以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6.
李文丽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4,(2):125-128
基层支部干事作为党支部书记的有力助手,在基层党建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层支部干事对基层党支部工作的任务及自身工作的定位、支部干事工作的核心理念及对自身能力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要有明确的认识。一名合格的支部干事要通过认真学习、深入群众,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自身修养,创新工作方法,树立良好形象,强化中心意识,更好地成为党务工作的执行者和人民群众的服务者。 相似文献
147.
“金砖国家”执政党严明党纪的举措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与我国同属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的"金砖国家"。在市场转型、经济发展、体量巨大等共性外,各"金砖国家"在历史与国情尤其是政党政治方面个性迥异。然而,各"金砖国家"执政党近年来均体现出强化党建、严明党纪的鲜明趋势;其严明党纪的举措,给中国共产党相关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8.
李洪佳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2):26-29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事务的复杂化,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相互合作来进行社会管理。合作是以信任为基础的,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也应以合作型信任为基础。合作型信任与契约型信任、习俗型信任相比更有利于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合作。为此,通过建立公共承诺机制,构建平等的对话机制,完善制度体系以及培育相互信任的社会文化来构建合作型信任。 相似文献
149.
刘俊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12(4):123-125
毕业生"流动党员"主要是指其组织关系未转出而暂留学校,而本人在就业转移和地区间流动的过程中,外出务工、考研、创业的毕业生党员。面对此种特殊情况,对于高校党组织而言,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使其在流动中及时参加党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监督、教育和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新任务。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网络之家应结合毕业生实际情况,本着有利于党员的发展与管理、有利于党组织生活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党员发挥实际作用的原则,积极运用互联网、手机网络等现代信息载体,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模式,建立由"网上党支部"、"党支部共享邮箱"、"党员QQ群"、"党员飞信群"、"党支部博客、论坛"等内容构成的流动党员"网络之家",实现对"流动党员"的高效管理目的。 相似文献
150.
拥有广泛而强大的社会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完成执政使命的依靠力量,是党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前提。变动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要促进执政目标的达成,就必须努力赢得最广大民众的情感支撑和执政认同,持续不断地拓展和扩大社会基础。而其中的影响或制约要素包涵了多个层级和维度,它们共同交织在一起,纳入到现代政党政治运作的指标体系当中。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些要素,对于中国共产党有效实现社会整合、重塑政治权威意义巨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