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35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3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乙醇、乙醛慢代谢与酒后驾车肇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体内乙醇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酶有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和细胞色素P4502E1酶(CYP2E1),它们均具有基因多态性,不同基因型个体对乙醇的耐受性存在差别,表现为酒后的行为反应能力不同。司机若为慢代谢型,乙醇、乙醛代谢速率低下,即使少量饮酒,酒后开车也可造成交通肇事。通过对ADH、ALDH和CYP2E1基因多态性与乙醇、乙醛代谢能力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52.
防范群体性事件是当下社会面临的紧迫任务。道路交通事故群体性事件是以集体行为的形式来表现的一种社会冲突,属于经济型的直接利益冲突.具有可防性。在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到道路交通事故善后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存在诸多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隐患,因此,构建弱势群体利益诉求表达等相关机制消解这些隐患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53.
王康 《行政与法》2010,(4):114-118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没有对交通无过错事故责任的承担提供具体规则。交通无过错事故中的损害应该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的人身损害可以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支付,仍然未获救济的损害由各方根据公平原则在可救济的范围内按照人身损害优先的顺序合理分担。  相似文献   
254.
针对我国交通肇事现状,危险驾驶行为按照交通肇事罪加以定罪量刑,不能体现罚当其罪。建议在立法上增设"危险驾驶罪",将危险驾驶行为犯罪化,以明确国家对此类行为的否定性评价,从而对危险驾驶行为进行有效遏止,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55.
公安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和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公安宣传工作不仅能够通过对群体性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做出最佳解决方案,而且能够通过有效的沟通与疏导,缓解矛盾,减少不必要的冲突。然而,在公安实践工作中,公安宣传工作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针对公安宣传工作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失效的情况及其原因,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改进公安宣传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56.
2008年的冰雪灾害揭示,湖南省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还存有很大缺陷,针对这些缺陷,我们应积极探寻其原由。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下,我们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高速公路突发事件联合应急机制,提高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联合应急处置能力,使湖南高速交警的交通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57.
对民族边疆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分析——以云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作为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省份,近年来的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分析其原因,既有政治方面、又有经济方面的、还有民族宗教文化方面的。因此,要构建和谐云南,确保云南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就必须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258.
交通肇事罪立法完善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型工程运输车的违法违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愈演愈烈,造成的交通事故触目惊心。适当提高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对增强驾驶员的责任心,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发生是有好处的。要完善相应的立法,应当从完善交通肇事罪主观罪过的认定规定、完善交通肇事罪结果的认定方法和法定罪刑配置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59.
司法实践中,客运途中因交通事故导致乘客伤亡,当事人以违约责任为诉由还是以侵权责任为诉由因适用标准不同导致赔偿数额相差悬殊常成为争议的焦点。乘客伤亡之损害赔偿责任原则上应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民法通则》等有关规定,由导致损害事由发生的责任者承担,在加害人不明的情况下由承运人先行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一方面,因为对绝对权的保护原则上系基于法律的规定而非当事人的选定或约定,责任竞合也不能在普通规范与特别规范之间产生;另一方面,《合同法》第113条第2款明确规定"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为,消费者要求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给予惩罚性赔偿的前提是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之故意,显然,乘客交通事故伤亡损害事件中不存在这种欺诈的故意罪。  相似文献   
260.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伤残鉴定时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伤残相对合理准确的最佳鉴定时机。方法对93例交通事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伤残鉴定及随访调查,在伤后不同时间段(3、6、9、12月)分别收集患者颅脑影像学、脑电图及详细病史资料,并对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和对患者进行精神检查及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egence Scale for Adult,WAI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测验,据此进行诊断及评残。结果ADL、SDSS对不同等级伤残及不同时间段区分良好,整体样本显示患者ADL、SDSS平均值9月与12月无差别。轻度伤残ADL、SDSS平均值6、9、12月无差别,中度伤残ADL、SDSS平均值9月与12月无差别,重度伤残ADL平均值6、9、12月无差别。结论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伤残鉴定轻度伤残以伤后6个月评定为宜,中度伤残以伤后9个月评定为宜,重度伤残统计结论显示评残时机为伤后6个月,但综合分析认为重度伤残以伤后9个月评定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