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6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许霆第二次以及以后的取款行为与第一次取款行为并无本质区别。第二次以及以后的在ATM机上取款的行为具有社会相当性,不具备法益侵害的客观危险性,因此,不属于犯罪的实行行为。当第二次以后的取款行为完成后,银行的财产成为遗失物。许霆非法占有遗失物、拒不返还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相似文献   
32.
吉林省民营科技企业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必须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科学确立其近期、中期及长远目标。为有步骤地推进目标的实现,应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充分发挥政府的强力推动作用,促进科技市场的发育,广开投融资渠道,为民营科技企业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全面推动全省民营科技企业的集团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33.
人是生成性存在,教育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建构生成"的交往实践活动.把教育的目的定位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这与人的形象、与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自我实现是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把教育的目的定位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就超越了过去那种整齐划一、千人一面的静态教育目的观.唤醒受教育者沉睡的或被压抑的创新和超越意识,在实践中让受教育者体验生命的创造之美,享受生命创造的快乐与促进个体生命潜能的发挥一样,引导受教育者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同样也属于自我实现教育目的观的内容.当前学校教育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懂得"敬畏生命".  相似文献   
34.
并非所有的竞争都导致简单的“优胜劣汰”.当竞争目标为不可共享性目标时,参与竞争的一方实现了目标占有,也就排斥了另一方占有目标的可能性.相反,如果竞争目标具有可共享性质,那么,参与竞争的各方在实现目标占有上存在着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35.
本文分析了传统防火墙技术的不足,探讨了新一代防火墙需要具备的防攻击技术、防扫描技术、防欺骗技术、入侵防御技术、包擦洗和协议正常化技术、AAA 技术等。  相似文献   
36.
反垄断法的终极目的及其司法保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颜运秋 《时代法学》2005,3(6):45-53
反垄断法的目的具有宣示性和导向性,为所有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提供价值基础。如果反垄断法的目的设置不当或者混乱,将增大反垄断法实施的难度,削弱反垄断法的主题。传统观点认为,反垄断法的目的只在于维护有效的公平竞争秩序,但相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终极目的而言,这种目的只是工具性的。这在立法上有明显的体现,在学理上有充分的理由并在司法上有广泛的实践。我国未来的反垄断立法、执法与司法应当将保护消费者权益作为其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37.
文章概括了四川教育总体现状,提出了四川教育改革发展的六大目标(“双基”目标、高中阶段教育目标、高等教育目标、民族地区教育目标、民办教育目标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目标),指出了四川教育改革发展的四大措施:①全面创新,深化改革;②增加教育投入,确保事业顺利发展;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整体素质;④加强领导和宏观指导,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38.
易科制度是一种颇有争议的制度。从刑罚的同一性、刑罚目的和刑事政策三个角度分析,易科制度在我国刑法中存在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39.
我国刑法同种数罪处罚原则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同种数罪如何处罚,理论上向来有"一罚论"、"并罚论……折衷论"的观点对立。隐于观点纷争背后的是数罪并罚的刑法目的和根据。确立同种数罪处罚原则是为了明确同种数罪如何适用刑法规范才能发挥刑法机能,达成刑法之目的。在确定同种数罪处罚原则时必须遵循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以刑法的基本原则的要求为基点,同种数罪的处罚应遵循"一罚并罚依法而定,一罪数罪处罚有别"的原则。  相似文献   
40.
间接一般预防是刑罚的根本目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振生 《河北法学》2006,24(6):28-31
刑罚的目的是刑罚论的核心问题.在评析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刑罚目的论--"统一说",即"坚持一个中心兼顾两个基本点".刑罚的目的应坚持以间接一般预防为中心,兼顾报应与特殊预防的要求,在间接一般预防的基础上实现报应与特殊预防的有机统一."统一说"为我国刑事政策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论证了我国刑事政策调整的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