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2篇
  免费   66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52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650篇
中国共产党   185篇
中国政治   488篇
政治理论   177篇
综合类   106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罗伯特.比尔在建警之初提出了"九项警务原则"用于指导警察行为和警务工作,这些原则中所倡导的行为包含了基本的警察理念,比如服务的思想,对于警察权力的观点等。这些原则历经一百多年的洗礼之后,对于今天的警务活动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2.
武建敏 《河北法学》2012,30(7):23-30
法文化的价值问题属于“法统”范畴,它是任何时代的法文化必然具备的一个核心问题.当代中国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研究当代法文化之价值问题的一个理论前提,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可以解读出与法文化的价值问题息息相关的概念组合,这就是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当代法文化之“法统”既不应该是单纯的个人主义,也不是单纯的国家主义,而必然是个人与国家的有机统一,但要统一于具体语境之中,就需要引入实践智慧的概念.当代法文化的“法统”所依据的理性基础是关系理性,这种理性形态在传统中国法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都有良好的思想支撑.  相似文献   
83.
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思想观念系统,主要包括位于基础层次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列在中间层次的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和居于最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级的内容。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发轫于空想社会主义,集成于科学社会主义,突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源于社会主义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特定时代场景下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和价值愿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需进一步凝练。探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结构分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4.
韦伯对官僚制的研究乃是基于其对现代社会与政治的全面反思.官僚制是指一种无所不在的现代科层现象,它以自身的“理性”特征区别于其他的支配类型,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精神状态.同时,韦伯将正当支配类型分为三种并非武断,而是有其理论关切的.通过对官僚制支配与超凡魅力型支配进行对比考察,韦伯从“日常/非日常”的视角揭示了它们所处理的事务在性质上的差异,由此说明了官僚制特有的局限性以及卡里斯玛型权威的必要性.此外,韦伯式的官僚制研究并不是为了生产专业知识,而是为了获得见识,并且帮助人们更好地对事物作出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8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目的是什么、四方面内容如何为这个目的服务,这是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须首先加以关注的问题。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四个方面内容各自担负起主题、指导思想、精神动力和理想人格作用。其内在逻辑关系有如三足拱立的大鼎,指导思想、精神动力、理想人格各居一足,拱起共同理想这个大鼎。  相似文献   
86.
2011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该法一公布,激活了人们的法律思维,打破了人们某些固有的家庭生活规则,挑战了传统的婚姻观。呈现了许多新的亮点:规定了结婚瑕疵的救济途径;厘清了发展中的婚姻家庭关系的权利和义务;家庭财产制有了新的意蕴;明示了生育权女性做主的原则。体现了婚姻法的法理性、现实的针对性、改革开放的时代性和社会发展的前瞻性,它的发布有着深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7.
1926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创建劳动学院,其在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主体、课程设置、学员管理等方面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及其前身有着明显的校史关联。加之刘少奇在劳动学院、延安工人学校以及全总干部学校之间的传承因素,劳动学院可以被视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办学历史的最早发端,也是全总举办工人干部高等教育的开端。本研究探讨劳动学院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校史渊源,有助于推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当前的学校建设,推进学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建设,呈现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培训事业的发展历程,增进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劳动教育的历史传承,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8.
在公共利益本位论的立论过程中,行政主体被不恰当地直接等同于公共利益主体,而且存在着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混淆问题,这些弱点使得该理论没有给个人利益与权利留下应有的空间.在倡导者为之提供的理论根据中,唯有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关系是一个合理的、但却需要进一步明确的论点.基于对这种利益一致关系及其有限性的具体分析,行政法中公共利益本位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可以得到真正的说明.  相似文献   
89.
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设计,不仅反映了司法过程的民主性,也体现了司法过程的开放性和回应性.因而具有重大的法治意义和价值.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改进和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以促进民主进程和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90.
构建党内规范性文件的公开制度,有利于增强党内规范性文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助于贯彻民主和监督思想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体现了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制度价值,彰显了依法执政下推进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全面领导水平的战略价值。党内规范性文件的公开应坚持以公开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