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4篇
  免费   176篇
各国政治   96篇
工人农民   66篇
世界政治   1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5篇
法律   2945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863篇
政治理论   168篇
综合类   25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681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511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477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408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21.
中国现行的青少年前科终身保留制度 ,使有前科之青少年不可避免地终身受歧视 ,这不仅忽略了青少年犯罪的特殊性 ,而且违背了青少年法的宗旨及有关规定。借鉴西方经验 ,构建中国的青少年前科消除制度 ,不仅可以促使青少年的重新社会化 ,而且可以预防其重新犯罪。  相似文献   
22.
二层次四要件犯罪构成论——兼议正当化行为的体系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发民 《法律科学》2007,25(4):120-131
以解决正当化行为在犯罪论体系中地位不定,及其与犯罪构成关系不明为突破口;以反映定罪过程、权力与权利的平衡以及对抗制的诉讼程序特点为价值立场;兼顾中国已有的理论与实务情况,主张在我国犯罪构成论的应有结构为两层次四要件犯罪构成结构.此即:第一层次,三个要件,依次为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要件和犯罪主观要件;第二层次为犯罪客体一个要件,其中,正当化行为等作为排除犯罪客体的事由在此纳入犯罪构成要件之中.无此事由,犯罪即告成立.  相似文献   
23.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若干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新近发展作出了一定程度的总结,特别是确立了以追缴被非法转移的犯罪所得或收益为中心的司法协助新体系,放宽了双重犯罪原则对非强制性司法协助活动的限制作用,全面推广司法协助"中央机关"的联系机制,同时,倡导各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纳远程视频听证和联合调查的取证新方式。这些发展所涉及的一些新规则值得加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4.
从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分析网上传播“性息”行为的渊源和危害,应当认定此类行为构成介绍卖淫罪;对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研究,尤其是其特殊形态的认定,进而为刑事执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周长军  汪雷 《法学论坛》2005,20(5):99-103
对于修订后的刑法所新设的滥用职权罪,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其是故意犯罪,但相关的论证实难令人信服。合理的思路或许是区分不同的层面进行解读:从实然的角度分析,现行刑法中确立的滥用职权罪是过失犯罪;但从应然的角度反思,滥用职权罪的正确定位应是故意犯罪。为此,应当通过立法修正的形式对其进行理性重构。  相似文献   
26.
涉网犯罪在刑事案件发案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利用网络为犯罪提供各种服务的刑事案件越来越普遍.文章结合各种形式的涉网犯罪,对涉网犯罪案件利用网络寻找犯罪对象、准备犯罪工具、联络同伙、实施犯罪、销赃等情况进行仔细剖析,帮助侦查人员了解涉网犯罪,发现犯罪与网络具有的联系,为研究涉网犯罪侦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7.
片面共犯能否成立,在中外刑法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片面共犯应当是成立的:刑法的规定是其成立的法律依据,部分犯罪共同说是其成立的理论基础,司法实践需要是其成立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8.
The European Union i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developing policy and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ealing with domestic violence offenders. There is a real danger, however, that that policy and practice is going to be shaped by political lobbyists rather than academic literature and evidence-based practice. Feminist advocates control the curriculum of domestic violence perpetrator programmes in the US and more recently in the UK and proscribe treatments that do not conform to their conceptualisation of domestic violence. Feminist advocates conceptualise domestic violence as unilateral male-to-female violence enacted to control and dominate women, supported by the patriarchal beliefs and systems of the wider society. Academic support for this theory is lacking, however, and scientifically sound evaluations find that programmes based on this philosophy have little or no effect on recidivism. Empirical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domestic violence is not a unitary phenomenon and that perpetrators are a heterogeneous group whose treatment should match their crimingenic needs and risk.  相似文献   
29.
This article examines domestic violence criminal prosecutions and addresses what 'effective' prosecutorial action means in such cases. The argument elaborates on a point recently articulated by the UN Special Rapporteur on Violence against Women, which links effective prosecu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to the creation of a less patriarchal society.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effective' prosecution of domestic violence means prosecution which constitutes the State as less patriarchal ceteris paribus .  相似文献   
30.
诉讼欺诈行为研究——以刑法为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诉讼欺诈是一种独特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对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分歧较大。事实上,诉讼欺诈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本质特征,因而应按诈骗罪定罪量刑。诉讼欺诈行为侵犯双重具体的社会关系,但其直接客体是单一客体。诈骗罪中的被骗人与被害人不必是同一人,但被骗人与财产处分者必须是同一人;在被骗人与被害人不一致的情况下,应当以被骗人为基准来判断处分意思和处分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