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0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64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103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386篇
政治理论   108篇
综合类   7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新一轮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梳理1978年至21世纪初社会转型对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影响,可以分析价值观嬗变的历程,总结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特点,探讨价值观教育的导控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992.
孙月冬 《学理论》2009,(5):157-158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人格和谐在最终目标和整体要求上是一致的,二者都体现了个体人格走向真、善、美的发展趋势,旨在追求人类的自由、完整、和谐、完美。因此,构建大学生的和谐人格与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993.
在高等院校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而且可以引导、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维护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要想在这一群体中开展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要理论的学习,就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4.
阅读是提升人力资源价值的重要手段。在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的基础上,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成长的角度,选取阅读的主体性、阅读的选择及阅读的内容几个层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和引导阅读的思考,以期培育良好的读书氛围,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位和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995.
陈朝霞  隋翀 《学理论》2009,(15):203-205
本文界定了大学生极端心理问题的定义和表现,并从社会价值观的重新确立与多样化,社会发展竞争的压力和媒体的过度报告三个角度分析了大学生极端心理问题的社会环境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96.
教育改革使高职艺术专业的生源、教学、就业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只有及时调整该专业的教学机制,才能应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创办出有竞争力的、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有着良好社会效应的艺术设计专业来。  相似文献   
997.
对201名聋哑中学生和273名普通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普通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得分均高于聋哑中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关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8.
自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者中的骨干力量。然而时至今日,我国关于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及其相关概念仍缺乏准确的界定和系统的研究综述。通过系统阐述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及其相关概念的现有界定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从中总结分析目前关于志愿者行动研究的不足之处,可以为今后的理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999.
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着“缺少科学的规划与指导”、“目标过于宏大”、“机制不够完善”、“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引入项目化运作模式,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研究课题或活动,以项目的形式开展,通过对项目的管理,使大学生社会实践走上一条科学化、规范化的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00.
Attitudes toward women in policing among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were examined. The findings revealed that feminist orientation was the most consistent predictor of support for women in policing, with academic major also having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Gender, race/ethnicity, classification in school (i.e., academic year), and support for the police were generally not significant predictors. Separate analyses completed for men and women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some difference in the factors that predicted support for women in policing.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