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9篇
  免费   97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118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502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273篇
政治理论   101篇
综合类   68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集体协商制度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分析其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产生发展和在我国实施及废止的历史可看出,它与一定的经济体制及特定的劳动关系有着紧密的联系,落实好这一制度,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路径之一,这是在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调节的历史经验、汲取我国过去及近年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所得出的一条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42.
日本部分工时劳动发展当中,差别待遇问题日益突出。在日本社会特殊的雇佣体制下,同工同酬原则一直不被认可,禁止差别待遇缺乏法源依据。2007年《部分工时劳动法》作出重大修正,最大的亮点是有限度的导入了国际劳工组织倡导的均等待遇原则,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劳工给予同工同酬保护。中国非全日制用工发展中差别待遇问题同样突出,日本修法的经验对于中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3.
何洋 《河北法学》2012,(1):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
作为处理事实错误是否阻却故意的理论,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在打击错误的场合,争论最为激烈。无论是处理结论还是故意理念,具体符合说都更为合理。采用具体符合说并不会导致罪刑不均衡,以错误发生时间的不同为标准可以将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区分开。  相似文献   
44.
田径运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点之一,开展传统田径项目丰富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提高了学生的体质.但在全面推选素质教育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方面,传统田径项目有许多缺陷。为改革拓展传统田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田径教学内容的健身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定向越野课程应机而生。定向越野运动对学生各种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又能充实和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定向越野方式方法多样,基本技术较多,是一门崭新的田径课程,开设时间相对较短,认识还不十分充分,在对定向越野课程教法的深入研究基础上提出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五步教学法.对该课程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5.
企业团组织引导青年发展,应基于青年特点和企业的实际展开。企业团组织要发挥政治上引领青年、帮助青年成才、对青年的考核等方面的作用。企业团建工作要从健全组织机构、介入企业文化、推进组织创新、规范组织生活、开展青年养成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6.
管理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企业效率的提升,然而这非但没有使普通劳动者从烦冗的劳动中得到 解脱,反而加剧了隐性加班带来的困扰。在这一现象背后,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依然持续地承受着工作上的负担, 使其个人生活逐渐陷入物化的处境,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冲突日渐加剧。研究认为,在资本与科技的相互交织之下, 法定的工时标准及其民主管理方式逐渐被重塑和弱化,制度的漏洞又在现实中降低了加班的法律保障力度。这 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隐性加班泛滥的成因。研究建议,对隐性加班的法律规制,应当以规范雇主权力的运行为核心, 妥善处理职工民主管理与企业劳动管理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合理的加班认定标准,从而促进劳动者工作与生活 的平衡。  相似文献   
47.
劳动人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个人都享有与生俱来的劳动权利。应当平等保障所有劳动者的劳动人权,以体现劳动价值。在此法律规范下,劳动自治作为意思自治在劳动关系领域的反映,体现了劳动权的契约自由。应允许符合劳动伦理的劳动力自由交易行为。国家应在国际劳工标准基础上,建立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相适应的劳动年龄制度,顾及未成年人和退休人员的劳动需求。法律对劳动权利应当保护性限制,而非限制性保护。  相似文献   
48.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上来解读实事求是方法和群众路线的方法,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社会实践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49.
This mixed methods study used a snowball sample (n = 54) to capture retrospective insight from former public child welfare workers about job satisfaction and reasons they left their positions. Responses to open-ended questions suggested a theme of lack of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s the primary reason they left. Former workers also reported that they wanted a voice and someone to hear their concerns, greater recognition, and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self-care. Quantitatively, workers in their positions 8 years or longer were the most satisfied on a 19-item global scale examining job satisfaction. Respondents were unhappy with their workloads and emotional impact of their positions.  相似文献   
50.
《Labor History》2012,53(4):519-528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working-class custom of “can rushing,” a.k.a. “rushing the growler,” which was the common saloon-era practice of carrying alcohol (usually beer) from a saloon in a pail for consumption elsewhere. The ubiquitous saloon served as one of the most contentious spaces between the middle class and a burgeoning working class during the Gilded Age/Progressive Era, and reformers attacked it as a blight on their communities and working-class drinking customs as a threat to a moral and orderly society. Reformers' efforts to restrict can rushing was part of a larger effort to impose middle-class control over workers' leisure activities and their parental prerogatives. For much of the working class the saloon and the cultural mores that surrounded it were a mainstay of their culture. While men were the primary customers of the saloon's interior, “rushing the growler” turned women and children into saloon customers as well. Reformers portrayed this practice as the lowest form of saloon patronage for men, while at the same time arguing that it was a dire threat to the moral welfare of women and children. Much of the working class, however, viewed this practice as an efficient and economical way to consume alcohol in the workplace, on the street, and in the home. This study will consider how the struggle over can rushing politicized this cherished working-class leisure a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