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篇
法律   94篇
中国共产党   57篇
中国政治   96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119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71.
“华盛顿共识”理论范式不能解释中国的成功经验,“中国模式”提法便应运而生。“中国模式”自有中国逻辑,把“中国模式”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背景中加以审视,“中国模式”有可能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理论增长点。“中国模式”还在路上,所以在实践中,我们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这并不妨碍在理论中提升“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472.
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论断为我们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和谐世界重大战略思想,它要求我们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以世界历史理论的广阔视野,对中国乃至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道路给予一条更加明确的路径选择。同时,这也为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一历史趋势的到来提供了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473.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我们身边的经验和事实。"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使马克思得以在更加宽广的视域中审视分工进而开启其世界历史话语,而且,"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内在逻辑及其当代意义也因分工的介入而向我们敞开了。"实行最广泛分工"的大工业首先开创了世界历史,并确立了世界历史的资本主导逻辑。分裂是分工向全球扩展的"现代性"后果,合作是分工发展的"全球化"效应,人的解放是一项世界历史性的事业。  相似文献   
474.
“和平崛起”核心思维兼具中、西两种文化要素,既反映中国“和合”文化本原的要求,又深受西方二分法哲学本体论的影响。和谐世界核心思维源于中华传统的“道”本体论和整体主义形象思维方法论。和谐世界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从文化本原上甩脱西方“天人相分”二分法哲学本体论,向传统的“天人合一”整体主义一元本体论回归;反映了中华“惟精惟一”、“尚中和合”和“中庸”思想精神实质正在复兴。中西两种异质文化本原的综合,是世界同一性发展必然要求,也是建立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保证。中西能否在各自文化本原基础上,形成新的共有文化,决定着未来人类建立和谐世界的前途与命运。  相似文献   
475.
世界形势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也应不断地加以调整。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已日益不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必须进行调整。我们党在不断探索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这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6.
论庄子的生态环境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伦理学发展的重要前沿之一的生态环境伦理,已经成为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理论领域.而早在庄子的思想中就已经存在着许多优秀的生态环境伦理思想.如"物无贵贱"、"道法自然"、"物我两忘"等等.这些思想对今天生态环境伦理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7.
人文教育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文精神 ,通过教育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和途径 ,内化为人的品格因素 ,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塑造。相应 ,人文教育的基本要求也就体现在四个方面 ,在心理层面要培养学生成为有个性的人 ;在思维层面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思维能动性的人 ;在伦理层面要培养学生成为向善的人 ;在审美层面使其成为有境界的人。  相似文献   
478.
21世纪世界转型的起点是世界经济格局及西方与非西方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前所未有的大转型.即从现在起到2025年前后的大约20年左右,将是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变化、非西方国家力量及其国际影响开始赶上、甚至超过西方世界的转型时期.国际经济力量对比的转型必然促使国际体系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颠覆了西方与非西方这两大集团历时500年之久的力量格局和关系模式.21世纪世界转型不仅涉及国际体系转型,也将涉及世界事务,包括高位政治、低位政治、生产与消费、文化与生活、经济与安全等方方面面.21世纪的世界转型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中国应适应大趋势,捕捉先机,搭转型的顺风车,在世界转型中顺势崛起.  相似文献   
479.
发挥地缘优势 提升黑龙江省对外开放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提升黑龙江省对外开放水平,一是要全方位提升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水平,即在对俄农业合作、能源合作、科技合作方面寻求突破;二是黑龙江省应深度开发对俄边境旅游资源;三是黑龙江省应加速融入东北亚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480.
Wary of quick statist dismissal of their proposals, cosmopolitans have been careful not to associate themselves with a world state. I argue that this caution is mistaken: cosmopolitans should see the vision of a world state as strategically valuable in exposing weaknesses in statist accounts, particularly of the Rawlsian variety. This strategic value follows if the only cogent arguments against a world state belong to non-ideal theory which assumes non-compliance, rather than to ideal theory with its core assumption of full compliance. If our only convincing reasons to reject a world state are non-ideal, then any liberal theory revolving around separate states must itself be considered a non-ideal theory. As a non-ideal theory, a statist law of peoples cannot be presented as an end-state, but is rather a transitional stage. Yet once seen as a transitional theory, the statist “realistic utopia” can no longer dodge the cosmopolitan charge that it is neither sufficiently realistic nor sufficiently utopi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