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党报作为中国各级党委的机关报,几十年来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风风雨雨走过了大半个世纪,其间为全国和本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在群众中产生很大影响,享有很高声誉,形成了其自身的权威性但是党报首先是一份报纸,不管它具有这样那样的特点、其最终目的都是要读者去读的面对“内忧外患”,党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争夺读者,重新把读者吸引过来,已经成为党报发展的首要任务。增强党报的可读性犹如渡水之舟楫至关重要,又迫在眉睫,我认为解决此问题,关键要在贴近读者上下功夫。读者是挑剔的“上帝”历史的脚步已迈进了新世纪的门槛。面对新世纪,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媒体格局,党报人应有一种紧迫感目前,电信业、网络业发展很快,读者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目光越来越挑剔,就报业而言,晚报  相似文献   
2.
邵飘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学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宣传马克思主义而献身的革命烈士。在封建军阀的屠刀下,他用一枝辛辣的笔,为宣传和捍卫真理而威武不屈,笑傲苍穹,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为真理而战的颂既。70多年过去了,这颂歌仍然使人荡气回肠,心潮澎湃……新闻救国矢志不移邵飘萍少小聪慧,随教私塾的父亲就读,14岁中秀才。之后,不愿意再读“子曰诗云”,改读声光电化等自然科学。1903年入省立第七中学(现金华一中)学习,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他喜欢读民主革命家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并与…  相似文献   
3.
乔云霞 《党史文汇》2006,(12):40-41
2006年8月8日是仓夷烈士在大同就义60周年纪念日.仓夷带着青春的朝气,冒着枪林弹雨所写就的生动的历史实录,给我们留下了中华民族英勇抗击日寇的华美篇章.今天,我们重读<仓夷文集>及其战友对他的回忆,深为其人品和战地文章所震撼.学习仓夷的道德文章,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仅以此文,告慰先烈,昭示后人,同时也可以此净化我们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邹韬奋(1895—1944)是中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也是杰出的爱国者和共产主义者。他一生多难却奋斗不息,经历过1次入狱,3次流亡,其中2次流亡香港。他一生创办过六刊一报,其中《生活日报》、《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大众生活》周刊在香港出版。贫民窟里办报刊韬奋因宣传抗日。身处逆境,但他不改初衷,以笔代剑,与敌斗争不止。他在上海主编的《生活》周刊,顺应时代要求.反映群众呼声,积极宣传抗战,在读者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发行量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数字3O万份。同时,他还当选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执行委员。因此…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报纸的副刊开始于1897年11月24日,即英商字林洋行创办的中文《字林沪报》的附张《消闲报》。此后,中国报纸设副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副刊编辑也不计其数。但是,中国报纸发展至今,最优秀的副刊编辑是著名作家孙犁。  相似文献   
6.
政府采购,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将财政的购买性支出通过公开招标、公平竞争和财政部门直接向供货商付款的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为财政开支单位购买商品、劳务和工程等的行为。政府采购制度的实行不仅有着财政意义,更主要的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1.增强财政部门的宏观调控能力,强化预算约束。通过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介入市场竞争,特别是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消费份额,可以对部分消费市场进行间接或直接调控,借助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7.
一传播的文化意义在于:人类可以将某一时空下的文化信息变为一个群体、乃至全人类共有共享的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史是各种方式的传播构成的历史,对此有一定自觉的性认识在中国是较晚的。当然,我们可以说在封建社会,我们有丝绸之路,与西域交流商品和文化信息。汉唐文化的雄健,的确同西域文化(主要是印度文化)有直接关系。我们还可以说,中国有自己的报纸作为传播载体,那就是封建社会官方的《邸报》,可以自豪地说当今报纸源于老祖宗的发明。事实上,不论是丝绸之路还是《邸报》,都不能等同于严格意义的报刊。因此,它们的传播效果与今日新闻传播不能同日而语,也只有新的传播方式才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大改革、大变动,带来了中国思想和观念的大解放。  相似文献   
8.
李大刊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杰出思想和革命情操是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他是在黑暗中寻求真理而且用生命捍卫真理的人。在理论著作和革命实践中,他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为开辟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他仅仅活了38岁,他用有限的生命实现了生命的无限价值。他是在世纪之初用马克思主义照亮中国的伟大思想家。他是在血雨腥风中领导人民单命的先驱。A未达真理李大刊是中国革命的寻路人。他说:“人生的最高之理想,在求达真理。”这不仅表现在他用生命捍卫真理,也表现在他艰苦卓绝地寻觅真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