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史志钦 《人民论坛》2022,(24):118-12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已经成为中国协调与世界关系的重要抓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面对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的中国解决方案,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球性问题的中国答卷,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持续演进,中国通过以对话协商持续推动大国的协调与良性互动为重点,构建持久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共建、共享制定全球安全规则为重点,以全球安全倡议为抓手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合作、共赢为手段,以全球发展倡议为抓手构建普遍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交流、互鉴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以“一带一路”倡议民心相通为抓手构建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将民主讨论的过程及其效果置于特定语境之中,并引入到“社会诉讼”的分析手段中解读,可以发现法律议论的型构过程是复线并动态互构的,理想逻辑与社会伦理的讨论场景下的博弈效果呈现非均质的状态,并以对话方式走向沟通与共识。  相似文献   
3.
2018年全球排外主义思潮泛滥,欧美等国家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排外主义倾向,主要表现为:政治上的极端主义、经济上的保护主义、社会上的排外情绪等。欧洲排外主义产生的原因,既有政治框架设计的不足,也有有效应对手段的缺乏,而白人至上主义则是排外主义思潮产生的深层次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4.
欧洲政党的与时俱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世纪末的最后几年中,欧洲4个经济大国出现了中左政治家一统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英国保守党是英国的两大政党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现代政党之一。如果从其前身托利党成立(1680)算起,保守党应该有300多年的历史。不仅如此,与其他政党相比,保守党又是英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自1900年以来,保守党执政多达60余年,其中单独执政47年,共六次,反比工党单独执  相似文献   
6.
史志钦 《人民论坛》2012,(10):30-32
欧洲正隐约出现一种新政治。在这种新政治中,旧的忠诚已经消失,政治认同模糊,选民对熟悉政党的信任在减少。无论是在原欧盟15国,还是在欧盟新成员国,老百姓越来越不信任政党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利普哈特的经典威斯敏斯特模式为视角,考察脱欧过程中英国政府、议会和政党三者行为模式和权力关系的变化,分析其原因,探讨其对英国政治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文章发现,在脱欧过程中,英国政府试图垄断脱欧主导权,甚至阻止议会行使表决权;而政党难以维护党纪,叛党、弃阁以及跨党合作事件频频发生;议长打破传统中立立场,影响脱欧议程;议员们也正在积极攫取议程的设置权。这些变化一方面是因为脱欧过程是塑造政府与议会未来权力关系的重要窗口期,必然引发两者激烈的争权;另一方面是因为公投民意和代议制民主互相冲突,决意执行公投民意的政府与代表不同选区利益和立场的议员存在矛盾,政府无法通过政党控制议会。短期来看,政府和议会在是否"硬脱欧"的问题上将爆发激烈冲突,甚至引发宪政危机。长期来看,脱欧将恢复议会立法权的完整性,有可能逆转"入欧"带来的政府与议会相对权力的变化,甚至有可能削弱两党制,使权力向议会和小党派倾斜。  相似文献   
8.
布莱尔第三条道路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剖析了流行于当今英国的第三条道路理论的思想渊源及其与历史上一度出现过的其他第三条道路的本质区别。章指出,布莱尔等人所竭力鼓吹的“新”第三条道路的“新颖之处”就是一条把自己定位于两个极端之间的道路,即新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之间的中问道路。和其他的道路相比,“新”第三条道路既持有相似的言辞,又有内容上的实质差别。第三条道路所宣称的四大支柱(社区、责任、义务和机会)在历史上已出现过多次,它实际上是自由论、保守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成分等思想的混合物。工党从提出自我更新,实现现代化到最终第三条道路的出笼,其实质是放弃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第三条道路理论的许多内容及其所涉及的概念模糊不清、模棱两可,因而也难以实施清晰的政策措施。新工党还将继续进一步作出选择,进行未来的思想构造。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起的“陈云同志论著研讨会”。于1990年6月中旬在北京召开。会议党建组的近30名专家、学者及党务工作者,对陈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党建论著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一致认为在党的建设的理论宝库中,陈云的党建论著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毛泽东建党学说中重要的,有特色的组成部分。现将党建组的讨论综述如下。一、关于陈云党建论著的特点问题与会同志认为,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象一条红线贯穿于陈云的党建论著之中。陈云在他的党建论  相似文献   
10.
进入九十年代后的一段时期内,在热烈的学术和政治研究中,当人们将很大的注意力集中在前东欧共产党政权的过渡时,当大量的文献探讨东欧和西欧民主社会主义政党的未来时,西欧共产主义运动的命运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因此,本文将主要阐述两个问题:一是1989年东欧事件对西欧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二是对二十世纪末西欧共产主义运动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