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的考验。本文在阐述风险的概念与类型、大学生面临的风险考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了加强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途径,旨在提高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滞后、承受心理能力弱、防范能力不强,影响和制约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崔德华 《探索》2006,(4):23-27
1992年以来,我国理论界对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必要对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和概括,以期进一步拓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深度。  相似文献   
4.
崔德华 《理论探索》2007,1(6):66-69
社会主义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资本主义主导和推动的全球化为社会主义的诞生、壮大提供了历史平台.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全球化的局面,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互竞争、相互博弈,共同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展望未来,社会主义要在全球化的舞台唱主角,就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风险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影随形,是人类实践的常态现象。风险的双重性决定了和谐社会是一个风险与和谐并存的社会,社会转型的特殊性背景决定了和谐社会是在治理和化解风险中追求和谐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能力治理风险的社会,是对诸多风险的积极回应,开辟了通向未来高度和谐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正处于激烈而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的出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认识到要有效地规避风险,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加强对风险的治理。在治理风险的过程中,我们党已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缺憾。  相似文献   
7.
政府规制的目的是修正市场机制的缺陷、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政府的行政性规制是政府采用行政命令、行政规定、行政指示以及下达指令性任务,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层次、行政区划来管理社会,满足社会对它提出的功能需求。政府行政性规制必须具有一个科学的维度,具体概括为六个方面,即政府规制的行政基础、政府规制的行政尺度、政府规制的行政目标、政府规制的行政要求、政府规制的行政约束和政府规制的行政底线。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其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正积极活跃在全球化的舞台上,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因而面临着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一系列风险的冲击.这些风险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从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倡导科学发展等方面着手,规避和化解风险,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关于风险防范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前国际国内风险动荡源和风险点日益增多的敏锐观察和理论创新。这一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观、“具有先手”的风险准备观、“守土尽责”的风险责任观、“驾驭风险”的风险本领观、“敢于斗争”的风险意志观、“健全机制”的风险实践观。这些基本内涵具有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强烈的问题导向、辩证的底线思维、高瞻远瞩和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等鲜明时代特征。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党要主动践行习近平关于风险防范重要论述的相关内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全面提升防范风险能力,汇聚广大民众磅礴之力,补齐风险防范“短板”,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发挥制度威力,为打赢重大风险防范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农业战略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对新中国农业发展的探索,并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的社会任务,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农业思想,不断推向前进,并赋之以新的内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