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日本和亚洲的“危险关系”日本在亚洲(不包括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地位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日本不言而喻地是世界上的一个经济大国,在亚洲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经济超级大国”,最近,日本在整个亚洲的国内总产值中约占60%,在贸易和国外资产总额  相似文献   
2.
三、“鼓励私人企业投资”政策的形成(一)工业政策的动摇泰国的真正工业化过程是在五十年代末期乃沙立政权成立以后开始的,因此泰国工业化的起点比菲律宾等几个国家稍迟了几年。原因之一是,如上所述,泰国从战后四十年代后半期起到五十年代的大部分期间内,并没有经历过较严重的对外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的困难。许多低发达国家由于国际收支逆差的压力而采取了管制进口贸易政策,这种政策成了促进代替进口工业的非常直接的原因。泰国却缺乏这种强烈的刺激。原因之二是,泰国政府及其领导人对待华人资  相似文献   
3.
一、序言人们对七十年代初在泰国爆发的反日运动依然记忆犹新。自此之后,我们对海外日资企业的经营活动所引起的矛盾与摩擦进行了反省,并对日本经济国际化的合理形态提出了许多建议。同时,泰国的外资政策自此之后已开始有所转变,原则上从保证民间外资企业的自由经营的政策转向采取有选择的限制政策,泰国政府希望引进符合自己所需要的外资投资而限制不符合自己需要的外资投资。  相似文献   
4.
外国資本潰退的限度最近,东南亚地区貿易的特征,由于輸出停頓,輸入有增大的傾向。因此,彼此的矛盾擴大了。南东亚十个国家(缅甸、錫兰、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馬来亚、英屬婆罗洲、新加坡、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及柬埔寨、老撾、南越)的貿易,55——57年的三年間,輸出几乎停頓在60亿美元左右,此外,输入則从60亿美元的水平迫近80亿美元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