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中国政治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区怜,是越南古代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争论范围包括其姓名、生存年代、事迹等,各家争执不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史料的混乱和相互矛盾,使人难辩泾渭。最早记载“区怜”之人之事的是《后汉书·南蛮列传》: 永和二年:日南象林徼外蛮区怜等数千人攻象林县,烧城寺,杀长吏。  相似文献   
2.
黄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其响亮又极具震撼力的名字。他曾经像西方神话中的宙斯和萨图尔努斯等神祗一样,被传颂得威力无边,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众神之神。如同德国  相似文献   
3.
程爱勤 《东南亚》2003,(1):35-41
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友好往来从很早前就开始了。有充分证据证明至少在公元一世纪的时候 ,中国与东南亚已经存在比较密切的联系。在这种不断加强的联系中 ,宗教一直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存在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起着维系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作用 ,是不可替代的。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 ,我们觉得应该从中国与东南亚交往行为的原动力着手。我们认为 ,原始宗教因素 (寻仙、求异、搜怪 )如果说不是主要动力的话 ,至少也是其主要动力之一。按照我们今天的认识 ,两个地区 (国家 )的交往行为不外乎由以下几个原素构成 :人(交往的行为载体) ,物 (…  相似文献   
4.
古越裳考     
在中国诸多古籍中,首见“越裳”事迹者当推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魏国史官之手的《竹书纪年》,其称:“(周成王十年),越裳氏来朝。”但因该书在南宋以后亡佚,明嘉靖年间又出范钦伪撰之《今本竹书纪年》,使其可信性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始撰于西汉伏生(胜)的《尚书大传》中有关“越裳”的记载反而成了人们常引论的史料。《尚书大传》称:“成王之时,有三苗贯桑叶而生,同为一穗。大几盈车,长几充箱,民得而上诸成王。  相似文献   
5.
1946年7月4日,菲律宾获得独立.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菲律宾第一"的"民族主义"思潮,开始席卷全国.菲律宾个别人或团体开始在南沙群岛进行具有实质意义的所谓"民间探险"活动.  相似文献   
6.
"安全原则"是菲律宾政府提出南沙群岛主权要求的法理基础之一.本文回顾了其产生的背景、经过,分析了其非法理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柬埔寨古代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确实还存在着许多尚待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在对出现于公元一世纪末叶的扶南研究上,“混填”的名源就是这许多问题中的一个,笔者不揣学识浅陋,试着进行初步的讨论,以就教于诸位学界方家及各位同仁。 一、“混填”之名的出现 古代中国人曾对最早征服扶南的人有几种不同的名称记载,起初称其为“外国人”,叫“混溃”。按照中国史书的排列顺序,有关扶南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人房玄龄等人修撰的《晋书》,该书始修于贞观二十年(640),成书于贞观二十八年(648),动用了当时的几乎所有名家大笔。唐太宗李世民还亲笔撰写了史论。该书在中国古籍中第一次为扶南立传:“其王本为女子,字叶柳。时,有外国人混  相似文献   
8.
按照1944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1946年7月4日,菲律宾终于摆脱了美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菲律宾(第三)共和国。同年7月23日,刚刚成立二十天的菲律宾政府就迫不急待地向国际社会表示出其占有南中国海部分岛礁的企图。此时的菲律宾虽然用和平的方式从美国手中获得了独立,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受着美国的控制,特别是在外交事务、国家安全、军事防卫等领域方面,基本上是在全力推行美国的外交战略。反共成为其第一要务。所以,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随后的朝鲜战争爆发以后,菲律宾以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为界定"盟友"和"敌人"的基本标准,十分强烈地将刚刚建立又是近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作其政治上的主要攻击对象。此时期菲律宾在南沙群岛主权问题上的政策,也是基于这种政治观念而制定的。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所以,要全面认识菲律宾介入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主张和行为,有必要对这一特殊时期的菲律宾相关政策和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究不事”在东南亚古代史研究中,特别是柬埔寨古代史研究中,是一个热点。虽然各家所说各见仁智,但我总觉得尚有商榷之余地,故不揣冒昧,撰此拙文,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人。“究不事”,作为古代东南亚一古国,在今天,我们仅能在范晔所撰之《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见到:“肃宗元和元年(公元84年),日南徼外蛮夷究不事人邑豪献生犀、白雉”。①又考《后汉书·章帝本纪》关于此事之记载,其称:“元和元年春正月,……日南徼外蛮夷献生犀、白雉”。②这就是直接和“究不事”有关的全部史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不使将要展开讨论陷入概念或定义的桎梏中,在为本课题命题时,我们没有采用诸如"移民"、"殖民"、"侨民"等已有较强专业范畴的词汇,而是用了"移动"这一中性词汇。我们的意图在于向大家展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搞清楚史实,至于定义,待有暇之时再作考虑或由更高明之士确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