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本文对市场细分的标准、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 3种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网络运用于高校校园生活并成为重要载体,是高校校园管理的需要、多媒体教学的需要、学生情感沟通的需要。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在校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的一部分。深入调查网络载体在高校校园生活的运用,对把握网络条件下学校育人环境的新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邱海燕 《学习月刊》2010,(22):81-82
一、以党建促就业的现实背景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如何有效地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我党历届领导集体均提出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思想。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生产队、一个工厂、一个车间、一个班组的党组织,如果能够面对自己单位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中,南洋华侨给予了大力支持,本文将作为个案的分析,即对闽籍华侨一被誉为“南洋革命第一人”的陈楚楠在辛亥革命结束之前的思想状况进行探讨,简述其思想演变的历程并分析蕴含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中苏国家关系与党际关系交错。从孙中山"以为俄国军队不必立时由外蒙撤退"换取苏联最终选择扶持国民党,到蒋介石骗取苏联顾问信任,并在崛起后迅速"变脸",抗日战争时期又力争"与苏共存",委曲求全至忍无可忍。从苏联亲手点燃的中共星星之火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发展成燎原之势,到建立新中国后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愤懑,决心与苏斗争到底。如果说,孙中山对苏联的信任是:革命胜利的苏联在军阀混战的中国选中了他;蒋介石对苏联的厌恶很大程度源于意识形态的分歧;那么毛泽东的不满,则是因为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苏共以"老子党"自居。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对苏联的认识各不相同,在他们的政治生涯中,中国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却不得不与维护自己国家利益和在华利益的苏联交手,这其中的纠结可想而知。但关键在于,他们在国家利益与政党利益中作出了抉择,而结果则决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中苏关系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一、以党建促就业的现实背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如何有效地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我党历届领导集体均提出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思想。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生产队、一个工厂、一个车间、一个班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