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怕的循环     
刘兴雨 《工友》2012,(7):48-48
随团旅游的人大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说是旅游,其实就是远途购物。到了一个地方,真正看景点的时间,少之又少。匆匆忙忙照两张像,导游便给你领到购物区,猛劲儿忽悠你买这买那,好像不买就白旅游一趟似的。等你大包小裹回到车上,  相似文献   
2.
刘兴雨 《同舟共进》2013,(10):31-32
一提起“汉奸”,人们头脑中便会浮现出歪戴着帽子,斜挎着盒子炮,嘴上叼着洋烟,喊皇军比喊亲爹都卖力的人。其实,还有另一类汉奸,外表文质彬彬,很有修养,甚至很能讨女人喜欢,比如胡兰成。胡兰成和周作人一样都属于文化汉奸。“文化汉奸”也好,“武化汉奸”也好,本色都是汉奸。一个人宁可被人骂为杀手、屠夫,甚至骂为流氓、小偷,也不愿被人骂为汉奸,因为一旦背上这个骂名,就等于成了全民公敌,唾沫星子也会把你淹死。  相似文献   
3.
刘兴雨 《唯实》2007,(1):95-95
纵观中国历朝历代,老百姓都素怀一种深厚的清官情结。对清官期望之,颂扬之,树碑立传,顶礼膜拜。从史书到文艺作品莫不如此。清官者,能执法为公,执政为民者也。而遗憾的是偏偏人愿难遂,似乎历代清官非常寥寥。家喻户晓者除包公而外实在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4.
被书击倒,很甜蜜也很充实。一生中这样的感觉屈指可数,这次读王重旭的《读书献疑》,又一次体验了被书击倒的感觉。10年前,作者在报纸上开了一个“侃大山集”的专栏,谈人生的各种问题,他本想自己开个路,别人跟上来,他就罢手。路是开了,别人却没跟上来,读者又每期如饥似渴地等着看,他只好硬着头皮写下去。许多人在这个专栏的文章发表时就定期剪报。后来,他把专栏  相似文献   
5.
刘兴雨 《唯实》2003,(12):102-103
看过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 1 91 8》的人 ,都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列宁与斯大林亲密无间 ,斯大林是列宁的当然接班人。其实 ,并非如此。1 92 3年 1月 4日列宁在一封口授的信中 ,说了如下一些话 :“斯大林过于粗暴 ,这一缺点在我们共产党人之间和我们的交往中 ,是完全可以容忍的 ,但担任总书记一职 ,就变得不可容忍了。因此我建议同志们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位置上撤换下来 ,任命另一个人担任这一职务。这个人在所有其他方面比斯大林只有一点优势 ,就是更宽容一些、更有礼貌一些、更客气一些、对同志更关心一些、任性更少一些 ,如此…  相似文献   
6.
王实味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上,实在是一位小人物,如同长江大河里的一朵浪花,但这朵浪花太特殊,以至消逝60多年了人们都还记得他。  相似文献   
7.
人生的底线     
刘兴雨 《廉政瞭望》2005,(11):58-59
中国人,尤其是有些影响的中国人, 人们在回顾他的时候,常常只看一个点, 而不看一条线。比如,人们看袁世凯,就记住他当了83天皇帝,至于他其他种种好处或坏处就无暇顾及了。人常常在最关键的事上定格,那个造型将永不改变。 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侵入中国, 让中国人尝到了做亡国奴的滋味。他们采取“以华制华”的策略,也就  相似文献   
8.
读传记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哪怕是坏蛋的传记也不例外。最近读了当年大汉奸陈公博的传记,就有了一点有趣的发现,那就是他并不是一开始就铁了心想当汉奸。他不但顾虑重重,还劝汪精卫暂时不要与日本人来往。汪精卫与日本人勾结他并不赞成,发“艳电”向日本示好更不赞成,但又说服不了汪精卫,因为汪精卫地位比他高,资历比他老。到香港以后,他以侍奉老母为名,隐居起来,闭门不出。他早年丧父,母亲多年守寡,现在尽孝,谁也说不出什么。  相似文献   
9.
刘兴雨 《同舟共进》2013,(11):82-82
电视剧《大宅门》有一个细节,人们未必留意,那就是少年白景琦的父亲让他好好练字,他抬出自己的老师季先生,季先生说字是为了“用”的,不是为了“看”的。言外之意,就是字不用写得像字帖似的,一句话把父亲的嘴堵住了。也就是说,他用自己的精神之父,战胜了自己的生身之父。亲不过父母。父亲也可以指导自己的子女在精神上成人,但能让子女完全信服的往往不多。人们常常是在儿童时觉得自己的父亲什么都对,很了不起,甚至很伟大,可到少年、青年时又觉得父亲落伍或者什么都不对。  相似文献   
10.
武则天令人难以置信地镇压住唐宗室和满朝文武的反抗,毒死长子,废黜次子,贬谪三子,最后取代四子,自己痛痛快快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女皇帝.由于她是千古一人,也由于后世有意无意地渲染,使她在许多人心目中成了争权女子的榜样. 武则天的成功固然由于性格刚强、果决,可刚强果决者多矣,武则天却只有一个.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武则天个人性格上也有很多过人之处.可许多人学会的是武则天的残忍、冷酷,却没学会她治国的方略、识人的慧眼及容人的雅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