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49年以来,退役军人职业伤害保险实现了从传统“优抚”保障模式向“优抚+保险”双重保障模式的转变,军地职业伤害保险转接机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军地职业伤害保险转接也面临着“深化跨军地改革”的现实需求与机制建构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引入军人职业伤害保险的理念,系统整合军人优抚和军人伤亡保险的政策,健全军人职业伤害保险制度,建构多层次军人职业伤害保险框架,实现军地职业伤害保险的制度协同,推动军地职业伤害保险转接机制的重塑,以彰显对军人职业的优待与尊崇,助力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通常将个别劳动合同称为劳动契约,而将集体劳动合同称为团体协约。中国劳工立 法较迟,团体协约立法则更晚。国民政府有关团体协约的立法最早可以追溯至 1929 年《劳动法典草案》的编纂, 其后在《工会法》起草过程中也有团体契约权的规定。延至 1930 年,国民政府正式颁行《团体协约法》,这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集体劳动合同的专门法律。《团体协约法》的出台因应了当时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劳资冲 突的实际需求,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3.
退役军人事务部的组建实现了我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的历史性变革。本文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变革历程和分析其变革理路的基础上,瞻望未来。建议通过厘定协调领导体制、理顺部门关系、优化内部结构,在法治框架下健全完善由退役军人事务部主导、多部门协同的治理体制,积极推进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岳宗福 《行政论坛》2011,18(1):20-23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社会救助行政体制的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肇建、调整、破坏、复建、改革及大部制改革等六个阶段。回顾社会救助行政体制的演进过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在改革的目标设计上,精简机构固然重要,但比精简机构更重要的是公平地提供优质服务。尤为重要的是,社会救助行政体制的未来改革必须置于"有令必行"的法制框架下来进行,借此实现机构演进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5.
1948年9月后,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4万余人,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其统治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等地,已处于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全国已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1949年元旦,新华社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向中外宣告了人民解放军将渡江南进,把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的坚定信心和豪迈气概.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中共华东中央局(以下简称华东局)抽调大批干部组成"华东南下干部纵队",随人民解放军南下,接管江南新区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近代小清河流域重要集镇研究岳宗福时建利蒋海清小清河横贯山东北部冲积平原,居黄河之南,胶济铁路之北,是近代山东一条重要的水上交通线。它源于济南诸泉,形成于南宋初年,因傍临大清河而得名。八百多年来,很多区段多次易道,但基本走势未变,一直是山东重要的入海河...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在党的文献中经过了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为主体的“小体系”;十四届三中全会发展为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的“大体系”: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中体系”.十六届六中全会将这一体系的发展目标确定为“覆盖城乡居民”。党‘的十七大明确将“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概括为三项基础制度、三项重点制度和两项补充制度.这是对于“社会保障体系”内涵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宗福 《理论学刊》2007,2(5):75-79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了社会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围绕其中关于社会保障的重要论述,从社会保障问题与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矛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农民和农村社会保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健全社会保障法制与夯实和谐社会法制基础、社会保障财政投入与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社会保障标准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探讨了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