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对去年春夏之交那场风波的反思中,被人们淡忘的阶级斗争问题重新提出来了。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但当实践中的人们发生认识的偏差与迷惘时,理论也唤起人们的警觉,并用科学的理论去理智地反思过往的实践,预察发展的未来。这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同样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右派分子孙文海在去年“法学”第二期上发表了“处理判刑劳改犯离婚案应注意的問題”一文。我們認为,这是就婚姻問題上为劳改犯人辯护的反动文章,也是一篇歪曲我国婚姻政策的文章。右派分子孙文海竭力主張对劳改犯的配偶提出离婚者,不予判离。他在文章中說:“……对于另一些原因提出离婚的可以不判离或不应判离的。这是由于那些劳改犯配偶提出离婚的动机和原因,不完全是由于感情破裂,有的是为了摘掉‘反革命家属’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规定中,人的需要是其起始要素,也是幸福的起始条件。以人为主体的需要,它表明的是人出于内在欲望与素质而对客体的有意识的价值选择,把外在物转化为内在物和内在精神。这种有意识的价值选择,既反映了人的本质的重要方面,又揭示了人趋求幸福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全面论述中,人的需要常常占有优先的位置。因为人的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总是同人的多方面的种种需要分不开,而且是从需要开始的。马克思曾直截了当地指出人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4页)他把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的重要意义,视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32页)当马克思制定共产主义的原理时,认为共产主义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以研究人的本性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4.
5.
严镇威  徐堃 《时代风采》2014,(16):26-26
看上去像个男人名字的张飞跃在工程物资管理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余年,始终展现着水电巾帼女杰的风范。在普西桥电站,她是项目部物资仓管部部长,每天早出晚归,有做不完的工作。别人上班在办公室可用空调,她却坚持深入工作面,即便冒雨也要去;别人下班了,她还忙着加班做资料,对工作的执着与付出,让人感到不可思议。那段时间,仓库只有3名工作人员,白天物资到工地要下车验收,协作队伍领用材料要去发放监督。  相似文献   
6.
再论生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获补偿"原则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补偿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谁保护、谁受益、获补偿"原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该原则确立的依据、研究进展、现实基础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在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法规中确立该原则,发挥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正面激励作用,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实现国家实施生态补偿经济政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