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19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平同志提出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发展经济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就是这样大发展的机遇不多,稍纵即逝,时不再来。如果不及时抓住,尽快把我们的经济搞上去,那就要错失良机,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因为当前国内形势大好,国际环境也对我们有利,西方国家普遍处于萧条,正是国际经济进行结构大调整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我们的时候。所谓  相似文献   
2.
(一)“堵”和“疏”相结合,突出制度的超前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新旧体制更换期各种约束机制的完善,使腐败现象往往依附着新生事物而滋长。在这种情况下,将“堵”和“疏”相结合,加强制度建设,就能促进企业既搞好自我发展,又重视自我约束。“堵”和“疏”相结合必须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企业监察、纪检、工会和审计等监督部门要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华正茂的梁衡就以山水散文一领风骚,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又以名人咏叹散文名噪文坛,多篇被收入中学、师范的课文。我采写和研究人物通讯四十余年,拜读了这位记者同行加同学的人物散文,自愧弗如,惭愧之余又得到诸多启迪和借鉴。尽管人物通讯的采写与人物散文创作有许多不同之点,也各有千秋,但又都以真人真事为基础,以文学手法来表现,相通相融之处颇多。那么,为什么梁衡的人物散文出手不凡,那么隽永耐读,让人久久难忘呢?我初学的体会是:苦苦觅“眼”,以意象美贯通全文;苦苦觅理,以哲理美独辟新径;苦苦用情,以人情美憾动人心;精心用典,以沧桑美辉映古今;精心打磨,以持久美铸造范文。  相似文献   
4.
关于汤裱褙     
有人说,中国的戏曲传奇,倘若写的是悲剧性的故事,那末,往往有一个丑角在场“驼木梢”——也就是说,这五角成为集诸恶于一身的“靶子”式人物。《一捧雪》传奇里的汤裱褙,就是这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本色     
居住杭州已数十年,却颇少漫游湖山胜景的兴致,不是不爱自然风光,而是“老来无病亦支离”,体力已大大不济了。日前偶过湖滨,见公共汽车尚有余座,就跨了上去,于是茫茫然进入了栖霞岭下的岳王庙。  相似文献   
6.
马叙伦先生是杭县人,曾任上海劳动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还做过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教育部次长,全国解放后,曾任高教部部长。他是著名的民主人士,久历政海,对清末民初的世事变迁颇为熟谂,所著《石屋余沈》和《石屋续沈》,记述了许多清末以来的掌故轶闻,是颇有价值的近代史资料。 我在这里想着重介绍《石屋续  相似文献   
7.
党建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劳动,其效益有特殊的表现形式,与经济工作相比,党建工作效益具有以下特征。1.间接性、潜在性。党建工作的对象主要是人,即广大党员和党组织。它的效益的实现,必须通过这些人及所在组织这个中间环节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它不像经济工作那样,能直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新闻采访呢?我的回答是新闻线索的发现。新闻线索的发现,是指新闻记者对客观事实所蕴藏的新闻价值的先知先觉,并作出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判断。她使新闻线索确立,她是新闻采访的先导,她更是新闻写作前提的前提。也就是说,发现决定了新闻线索,决定了新闻采访,决定了新闻写作,更决定了新闻精品的成败,大记者、名记者的过人之处,首先在于他们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即发现的能力。我们通常所说的记者的“悟性”与“敏感”,西方新闻是所指的“新闻鼻”,都是直接或间接的指向记者的发现力。因此,我以为…  相似文献   
9.
求是与致用──记章太炎的一次演讲卞东流学一点中国史,有什么好处呢?按贾谊的说法,是可以由此知道一去就有序,变化有时”并从中“察盛衰之理,审权宜之势”,不至于对环境的变化,社会的异同,形势的发展茫茫然没有头绪。在社会安定的时候,学一点历史,至少可以不忘...  相似文献   
10.
东流 《前线》1961,(14)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非洲人民反对殖民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继续取得进展。新老殖民主义者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正在加紧实行军事镇压和政治阴谋,但是,他们的反革命两手遭到非洲人民的竖决反对和揭露,因而节节败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