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撤回起诉是检察机关的刑事案件公诉权的内容之一,体现了起诉便宜主义的原则,是检察机关处理案件的一种方式。但在实践中,撤回起诉程序上有许多不规范之处,存在忽视当事人诉讼权利,损害了当事人权益的现象。因而有必要规范撤回起诉程序,保证当事人能够行使救济权利。一、对检察机关的撤回起诉请求,法院应当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对于检察机关撤回起诉的请求,法院应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一百七十七条有明确规定,“在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  相似文献   
2.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虽然法律规定可由被害人自诉,但其实质仍是公诉案件,公诉权行使并不完全受被害人意志所拘束。该类案件,公诉权和自诉权并行存在,在适用程序上采取自诉优先、公诉干预的原则。一定条件下,公诉、自诉可以相互转换。另外,对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的范围有待进一步研究和确定。  相似文献   
3.
根据刑法规定,对侵犯财产罪的罪犯除判处主刑外,还要附加一定的罚金,对未成年犯也不例外。但在审判实践中,常常因未成年犯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难以实际执行,即使执行也多为未成年犯的监护人代为缴纳,实际上没有达到设置罚金刑所预期的“不让犯罪分子在经济上占便宜”的效果,弊端很多。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这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为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而赋予被害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没有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一审判决可以提请检察机关抗诉,有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虽然对判决不服,但因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不知道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请求…  相似文献   
5.
根据刑法规定,对侵犯财产罪的罪犯除判处主刑外,还可以附加判处罚金,对未成年犯也不例外。在审判实践中,常常因未成年犯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难以实际执行,即使执行也多为未成年犯的监护人代为缴纳,实际上没有达到设置罚金刑所预期的“不让犯罪分子在经济上占便宜”的效果,弊端很多。首先,违背了罪责自负的原则。由于未成年犯无独立财产和经济收入,对其判处的罚金刑实际上往往由其家人承负而株连无辜。其次,违背刑罚的公正性。依照刑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犯罪情节是判处罚金的惟一依据,不考虑犯罪分子的财产状况。对犯罪情节相…  相似文献   
6.
挪用公款数额大小,对于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刑法第384条和相关司法解释对三种不同用途的挪用公款行为规定了不同的定罪标准,使得如何计算多次挪用公款的数额成为挪用公款罪司法实践中颇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多次挪用公款的案件中,应当以行为人实际占用的公款总数额作为其挪用公款的数额,行为人多次挪用的事实可以作为从重的量刑情节考虑。  相似文献   
7.
由于在确定盗窃数额上存在困难,盗电、盗水犯罪案件的侦查和审理一直是司法办案中的一个难点。行为人盗电、盗水主要是采取盗接管线或破坏、变动电表、水表的方法。电、水是一种无形物品,而且即时被消耗掉了,行为人究竟盗窃了多少水电,不能像其他物品那样直观地呈现出来,有些情况下连行为人自己也不清楚盗窃了多少水电,因而只能通过电表、水表的计量数据确定盗窃数额。但这类案件,行为人要么采取的是盗接管线的手段,不通过电表、水表;要么电表、水表已被破坏或被变动,水表停转或显示的数据不准确,因而不能根据电表、水表计量数据计算其盗窃…  相似文献   
8.
我国未成年人缓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外国的未成年缓刑制度,分析了我国适用缓刑制度的现状与制度缺陷,提出了完善这一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但据笔者了解的情况,人民法院对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往往一判了事,而对应当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被告人,未作相应的案后处理,特别是对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的,没有及时将判决书和必要的案件材料移送有关主管部门,致使一些案件的被告人未受到应有的行政处罚或行政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