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彭春莲  傅冰 《法学杂志》2006,27(3):66-69
从比较法的视角看,新《公司法》是一部借鉴西方国家公司法的立法经验,总结我国《公司法》施行十余年存在的问题而制定的较先进的公司制度,在公司资本制度、公司治理结构、对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保护、“一人公司”的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等方面都有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把市场经济纳入法制的轨道。立法是法运行的开端,加强法制建设必须加强立法工作,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在暂不便由国家先行立法或国家米不及立法的领域由地方先行经济立法,既保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又为中央立法在该领域积累了实践经验。同时,地方经济立法又为国家法律的贯彻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对于地方经济立法的基本问题——地方经济立法的概念和特征,依据和原则,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和探讨,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经济低迷、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当口,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吹响了"再工业化"的号角。面对中国制造业渐渐萎缩的成本优势,本文认为,目前外资制造业的回归主要是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企业,而制造业的转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虽然都对上海的就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上海的经济结构及发展来说,影响更大的则是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如何维持一种平衡的控辩关系是我国当前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当前刑事诉讼构造中主要呈现控辩失衡的态势。在司法改革进程中,应当以司法主体性理念为基础重塑控辩关系。通过加强对辩护律师权利的保障,建构控辩平衡的诉讼构造,以实现程序正义和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5.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做为一项重要的公司法律制度,但一项制度仅一条规定,欲达到理想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诸如派生诉讼的管辖、公司在派生诉讼中的法律地位等问题都无相关规定。特别是公司在派生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学术界意见不一,司法实务中做法也很“混乱”。因此,股东派生诉讼中公司的法律地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傅冰 《法制博览》2013,(10):84+81
经济法与民商法同样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二者之间又有什么渊源和区别呢?本文首先介绍了民商法的发展历史,从而引申出经济法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性这一观点,并进一步分析出法律的价值和制度变迁是具有互补性的。同时笔者还认为,民商法的高度繁荣是现代经济法产生的前提,而经济法正是以对民商发进行补充为己任。随着经济的腾飞和发展,经济法已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但仍然与其他法律部门有着模糊不清的边界,尤其是民商法。因此,经济法具有模糊性。法律方面的学者们从价值取向、概念等多方面论证民商法与经济法的独立性。而他们对于民商法与经济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渊源这一点却著述甚少。本文试图理清经济法和民商法两者之间即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关系,分析出两者在法律体系中各自的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