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进一步在关切国民利益、加强理论创新、创新传播方式、完善教育体系、坚持文化渗透、注重实践养成、强化机制保障等方面下功夫,促进全体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心理认同并转化为国民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2.
吴少进  吴家华 《前沿》2011,(13):26-30
马克思主义认同是指无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肯定性体认。回顾和反思19世纪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基本过程、历史经验,对于在新世纪新阶段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路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俄罗斯学者对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及其实现手段和未来前景的解读,这些解读主要依据中共中央相关文献资料和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中很多观点比较合理,对于我们切实、有效地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不无启示和裨益,而有些看法则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需要加以分析和辨正。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理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价值目标。反腐倡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把握反腐倡廉的主动权;要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行政伦理建设和反腐制度创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风尚,为反腐倡廉提供组织领导、政治保障、道德支撑、体制条件和思想基础。惟有如此,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5.
党的政治领导力是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力的重要尺度,也是确保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近年来,学界主要围绕党的政治领导力的内涵界定、理论渊源、基本特征与原则、实践价值和挑战、推进路径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然而学界却很少对这些内容进行专门的学术史梳理。因此,有必要对学界关于党的政治领导力研究开展系统回顾和总结,才能为今后继续深化党的政治领导力研究提供关键点和着力点。经过梳理分析,未来学界可以继续坚持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力科学内涵的动态性、党的政治领导力研究的问题意识和国际视野、深入研究多元主体的作用,突出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的实践性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6.
苏联人民赢得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是苏联政府和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结果,也是世界一切正义力量向困境中的苏联人民提供援助的结果。战争期间,苏联囚犯这一特殊群体或参军入伍拿起武器跟敌人厮杀,或参加国防工程建设,或在工厂车间生产、制造武器弹药,或从事粮食生产、木材采伐、矿井作业,以其特殊的方式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但是,新发展阶段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复杂严峻,意识形态风险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面对新风险新挑战,必须构建系统化的意识形态安全体系,围绕防范、止损、固本等基本要素统筹设计内容架构。意识形态安全体系的构建,对于持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现实风险、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磅礴伟力具有重大意义。在建构策略上,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原则,积极提升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全局性、主动性;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意识形态安全系统架构的导向性、整体性、协同性特征;坚持综合保障,为意识形态安全体系构建提供深入的理论研究、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等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