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离不开农村的发展,所以,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分项论述之首。但如何建设新农村,有必要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参考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经验,统筹兼顾。其中,韩国的“新村运动”就是公认的发展农村的典范,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
普列汉诺夫认为,最彻底的思想家都倾向于一元论历史观,即用一个基本原则去解释自然和历史现象。他坚决地反对二元论,因为物质和精神二者相互独立且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它们之间不能相互影响。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所主张的"环境"与"意见"的相互作用,复辟时代的法国历史家及空想社会主义者所遇到的"人的天性"和"社会发展"的矛盾,德国唯心主义者所陷入的"绝对观念"和"历史的过程"的泥潭都是二元论历史观的体现,他们都没有找到社会历史运动的根本原因。直到马克思的以实践为核心的现代唯物主义的产生,才标志着近代二元论历史观的终结,唯物主义史观的创立有其特有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4.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农村的发展。所以,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分项论述之首。但如何建设新农村,我们还没有经验,很有必要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参考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经验,统筹兼顾。其中,韩国的“新村运动”就是公认的发展农村的典范,值得我们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的思路分析韩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思路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促进农民增收的多样性。一是增加农业收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采取对农产品进行价格补贴的方式。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主要措施有:增加…  相似文献   
5.
1 地处鄂州市南部的梁子湖区,以盛产武昌鱼、珍珠、茭头、莲藕而闻名,更以拥有全国四大淡水湖之一——梁子湖而知名。但由于建区时间短(1987年组建梁子湖区),块头小,经济发展缓慢,财政收入总量少,收支不平衡,一直是鄂州市经济欠发达的一个区。1999年,刘文福同志接任区财政局局长后,觉得财政局的职能不应只是  相似文献   
6.
陈嫒媛  杨豪中 《前沿》2011,(20):151-153
世界上的任何物质都是在共生中生存,与事物和谐繁衍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建筑环境就是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完成了共生性的过程。本文通过对西安古城区内的传统民居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析,思考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共生性关系,以及如何实现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建筑环境的共生性保护。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郫县县委统战部抓住大开放的有利时机,多层次多渠道招商引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迄今为止,全县引进“三资企业”38个,总投资6.1亿元人民币。其中统战部引进或协助引进了台湾独资“四川格全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香港独资“四川方园玻陶技术有限公司”、川台合资“四川旭华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深为社会瞩目。 我们是这样开展工作的:  相似文献   
8.
杨豪中  王劲 《求索》2011,(1):57-59
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组织和市民生活的基本场所,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社会空间隔离现象,由此引发的阶层差异扩大,住房资源配置失衡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本文将城中村改造与消除居住空间隔离问题相结合进行研究,认为在城中村改造中融入不同阶层混合居住的模式,以向城市低收入群体提供经济适用住房为改造目标,是城中村城市化发展的可行方式,也是城中村社会更新的有机途径。  相似文献   
9.
“有机更新”理论在城中村改造中的应用原则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独特且普遍的现象,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兴起,以商业开发为主导的城中村改造对城市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在深入分析城中村问题本质及弊端的基础上,选择了有机更新理论作为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切入点,借助有机更新理论的思维框架,梳理出可供探讨的城中村改造基本方法和原则,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探寻可持续发展的城中村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杨豪 《工友》2012,(9):50-51
上个世纪末,当城市农民工生存状态等问题一次次引起关注之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生活在湖南的基层女作家阮梅历时五年,跨越五大打工省份,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教育问题,以及与留守儿童问题相关的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农村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有待改善等社会问题展开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