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由于时间经验之概念表达的难以把捉,时间概念史的演变情况不同于空间概念的情形。奥古斯丁曾经感叹:“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却茫然不解了。”这是对时间经验之概念把捉困境的经典表述。因此,正如黑格尔所说:“决没有任何研究时间的科学,对应于研究空间的科学,即几何学。”海德格尔也说过:“如其所是的时间只能是哲学的课题。无论以自然科学的方式,还是以人类学的方式,时间本身都不让自己有所道说。”时间具有某种秘密的性质。因此,时间的概念史不过是(也许也只能是)时间的误解史。全部时间概念史也许都是…  相似文献   
2.
毕来德的《庄子》解读从主体转化的工夫论角度激活了《庄子》的当代批判意义。杨儒宾、何乏笔、赖锡三与毕来德的跨文化《庄子》解释学对话深化了这一进路的《庄子》读解。出于对"气"之为"帝国秩序"的警惕,毕来德的"新主体范式"工夫论中缺少"气化""物化"的维度,导致"我身主体"不过是对"我思主体"的简单反转。杨儒宾等人提出的"形气主体""游之主体""两行主体"则可以弥补毕来德范式的不足。从他们的对话出发,有望对《庄子》形成新的解读,而且这种解读过程本身亦可成为主体转化的工夫习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