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关于"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在山西省繁峙县东北,横亘着一条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险峻山岭.此山岭明代称"平型岭",清代称"平型关",今称"关岭",有的地图上亦将"关岭"标作"平型关".关岭实为恒山山脉东南折之一段.岭脊上蜿蜒着一条残破颓败的明代长城,其中一道关口叫"平型关".今天的平型关口上仍有关门券洞立于当路,门洞上方"平型关"三字依稀可辨.  相似文献   
2.
在古交市邢家社乡有个地方叫草庄头,村西300米的山梁上现在还留存着草庄头战斗遗址。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属于交城县六区,是晋绥边区第八分区的边沿区,也是敌占区到根据地的交通要道。1940年时,草庄头被日军占领后,他们凭借险要地势,逐步在村旁的山冈上,挖壕沟、筑碉堡、埋地雷、设障碍,以此为据点,向周边山区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蚕食政策”、“篦梳政策”,使方圆几十里以内的群众日夜都不得安宁,连两三岁的小孩听说“日本人来啦”,都吓得不敢哭闹。  相似文献   
3.
战争是人类文化的孕育者和毁灭者.太原解放战役作为中国解放战争时期最成功的攻坚战役及大规模联合作战,打垮了这一区域内落后的文化核心,推动了新文化时代的到来.如果从文化角度进行思量.这场战役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新旧文化的较量与抗争,是山西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弘扬新文化的生动实践,最后以先进文化的胜利而告终.它为中国解放战争军事文化写下重要一页,留下了许多历史遗址遗迹,蕴藏着丰富而又深厚的历史内涵与现实启示.以文化理念去整合太原解放战役文化资源,不仅是太原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设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新太原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沈乔 《党史文汇》2004,(8):29-31
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杰出的革命家和政治活动家,1896年诞生于山西省娄烦县峰岭底村(原属静乐县)。在他如“闪电”般耀亮的一生中,有几个“之最”:我国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之一;山西党团组织的最早发起人和创建人;党中央刊物《向导》的最早创办人之一……同时,他又是中国共产党统战理论与实践的先驱,在创建革命统一战线理论,实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马列主义统战理论的宣传者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但此时宛如孩提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仅注重独立领导民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对革命中无产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