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这里,没有令人眩目的金字招牌,没有富丽堂皇的茶色玻璃,甚至连一只象样的柜台也没有,只有在那褐色的仓库大门边上贴着一张纸条——“香烟供应处”,可是,这蟹几乎每天门庭若市,人头攒动,门口还不蹦停着轿车、面包车、摩托车,从这陈旧的仓库大门走出来的顾客,总是乐滋滋地捧着几条、十几条、甚至几十条的白壳子(无商标的香烟)。偶尔经过这里的人会不解地问:“这‘白壳子’香烟怎么没有牌子啊?莫不是‘晋汀假烟’。”朋友,你错了!这是——神奇的“白壳子”时下的上海,几乎可以这样说:一般生产民用消费品的企业都同叫生产“白壳子”,你不信吗?我们可以报出一长溜:香烟、肥皂、牙  相似文献   
2.
清代民事审判与西欧近代型的法秩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我一直专门从事清代法制史的研究。特别近十年,我开始研究清代民间契约及民事审判。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前些日子我已在北京大学司法研究中心的研究会上作过一次讲演。因此,这次我想再展开一点,就“应该如何理解清代民事审判与西欧近代型法秩序的关系”谈一谈现在的想法,请各位指教。一开始思考这个题目,我就意外地感到这里孕藏着更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提示明清社会的秩序建构与现代生活中拥挤列车里的“秩序形成”方式的相似性,阐明当时社会认识的特征:拥挤列车模式的社会理解,是一种通过将个别主体的利益主张看成“私欲”加以制约来建构全体秩序的图景世界;这样的建构逻辑,必然要求芸芸众生的互助互让,同时企求某种超越个私当事者相互竞争的、似乎能在通观整体状况之中追求诸当事者共存的“公”主体。亦即,这样的逻辑,从当权角色方看,并非在面临横溢着无数个别主体的私权利主张的状况下,通过对这些主张的根据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强力推行来构筑权力基础;而是相反,毋宁采用公与私、全体与个体这样的言说修辞法,通过剥夺个别主体自我主张的绝对根据来逐渐确立作为代表全体利益之公权力的权力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