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边际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志平 《求实》2007,(4):40-43
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受众多因素影响,通过对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尖锐,我国企业在全球网络化生产组织中的地位低,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不完善,是造成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紧张的三个主要因素。同时,基于以上三个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漆志平  银锋 《世纪桥》2008,(1):119-120
把社会基本矛盾确立为《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主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条主线可体现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可以科学地认识、看待无产阶级及其领袖人物的功过;可以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漆志平 《学理论》2009,(9):77-79
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它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之中。其内容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围绕生产管理活动而形成的人们在生产中的权力和地位关系,围绕生产出来的物质利益本身而形成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劳动关系:转型,紧张,迈向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企业劳动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明显地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也使企业劳动关系呈现出逐渐紧张的趋势。针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今后应继续实行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改变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健全劳动法制体系,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手段。  相似文献   
5.
基于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分析,其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成因是:解放前他并未牢固树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对发展资本主义的必要性认识不够,解放后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发生偏差,夸大了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