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7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牟成文 《理论月刊》2005,3(1):34-36
有人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只有和谐共生,而排除人对自然的占有。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和谐共生与占有之间是统一的: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人的需要的满足在本质上是占有的;人的需要又可分为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人对自然的占有也可分为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只有不断提高和发展人的合理占有能力,才能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应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华科根据国家物理学人才培养基础建设信息化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正朝多媒体网络教育集成方向大踏步迈进,在探索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日前记者就现代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采访了华科所长、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主任刘武教授。  相似文献   
3.
牟成文 《人民论坛》2012,(30):20-21
官本位本身的演变、发展轨迹就是人被官化和官被人化的过程。统治集团利用官本位使民众等级化、社会格式化以及社稷条块化作为一种世界观,官本位是传统观念中的基本价值取向官本位作为一种世界观,是我国传统观念中的一种基本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其对我国农耕时代的士、农、工、商等行业所进行的价值规范上。我国农耕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了社会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时代观是马克思关于其所处的时代的根本看法或根本观点。马克思的时代观之所以是马克思的,就因为它具有深刻的"马克思特色"。具有"马克思特色"的时代观是"新唯物主义"的时代观,是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特征相一致的时代观,是与马克思的群众观相一致的时代观,是与马克思的解放观相一致的时代观,是科学的时代观。马克思的时代观为我们精准地分析和揭示我们的时代特征及其深刻内涵提供了基本方法、基本立场、基本视角和基本观点,研究马克思的时代观在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制度要求商谈的主体、商谈的问题、问题解决的路径和方式、问题解决的方案和结果等都要合情合理合法。只有这样,协商民主制度才能贯彻落实到位。因此,协商民主必然要求情感、理性和法制等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或者统一性。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协商民主视角下的情理法关系:一是探讨三者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二是探讨三者在协商民主背景下的内在统一性;三是如何在协商民主过程中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重大公共危机下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成为衡量地方政府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一面镜子,也成为评价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重大公共危机往往处于特殊时期,地方政府舆情应急处置水平至关重要,集中体现在网络舆情治理策略上。当前,中国处于重大公共危机频发高发阶段,作为现代社会治理“第一线”,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指导思想、治理原则、应对策略、处置手段和实现目标等,构成了一个治理链条。因此,加强对这一链接组成部分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群众性是马克思主义同传统理论之最大不同点,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为群众所提供的审视世界的视角、变革世界的方法和规划未来的蓝图等方面。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多年来,其群众性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产生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在苏东剧变中,作为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被证伪,以马克思为标识的意识形态现象学出现颓势,但这绝非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及其群众性被证伪。这恰恰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不能被教条化的,其群众性是不能被曲解的。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性还将在共产主义革命中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牟成文 《党建》2013,(1):34-34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了一番语重心长、含义隽永的话。其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八个字特别应该引起全党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强烈共鸣,因为它鞭挞时弊,同时又彰显了我们这个时代最为宝贵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9.
牟成文 《长江论坛》2022,(5):5-12+2
在研究马克思的政治解放思想方面,学界至今存在着两种典型观点值得关注:一种认为青年马克思与后来的马克思之间是“断裂的”,另一种认为青年马克思与后来的马克思之间是“无差别的一致”。在笔者看来,青年马克思所关注的政治解放主要是一种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更或结构性调整,青年马克思希望通过实行“政治革命”来实现政治解放,青年马克思视域中的政治解放具有把国家变成政治国家、消除市民社会的封建性质和把人变成世俗的人或者说把利己的人或者独立的人同公民或者法人进行有机结合等意义。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与探询社会存在的锁匙在政治经济学中被寻获,马克思后来不再仅局限于青年时的那种视域来探讨政治解放,而是聚焦无产阶级如何成为统治阶级并争得民主或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由此来实现政治解放。这就意味着,青年马克思视域中的政治解放同马克思后来所思索的政治解放必然存在区别。二者之间的关联可表述:青年马克思视域中的政治解放构成马克思后来所思索的政治解放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前提,马克思后来所思索的政治解放构成青年马克思视域中的政治解放的必然升华和合理延展。这就注定上述两种观点均值得商榷,需要我们运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马克思的政治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0.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重大事件往往亟待友善精神支撑.汶川地震、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接连出现,青年群体的友善精神得到充分释放,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广大青年积极践行友善精神.但也有部分青年出现非理性、非科学、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