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上的高度理论自觉,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爱尔兰共产党对当前金融危机的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苏东剧变以来巴西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东剧变以来,巴西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深刻反思和总结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重新审视巴西国内现实,对党的战略和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明确提出了建设具有巴西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理论,对巴西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探索。巴西共产党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基本原则,提出了要把党建设成为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现代群众性共产党。这从根本上推动了巴西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同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一再强调要走自己的路,从中国实际出发来解决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他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重要指导作用,并以此为出发点,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及其规律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从巴西共产党十二大看其理论发展及政策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1月5—8日,巴西共产党在圣保罗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对党的中央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选出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和全国政治委员会;修改了党章;通过了一系列文件,阐述了巴西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苏东剧变后,伴随着"第三波"世界民主化浪潮,巴西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加速推进。与此同时,巴西历届政府主导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陷入了两难困境,由此导致巴西左翼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自身力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巴西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多样化发展时期,即巴西共产党、劳工党以及其它左翼政党都对巴西社会主义发展之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一探索推动了巴西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丰富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苏东剧变以来,巴西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原则,在党的自身建设与发展上以及在对巴西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推动了巴西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但是,巴西复杂的政党政治格局以及社会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成为巴共未来发展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9.
<正>导言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是建立在"[形式上的]自由劳动力之理性的资本主义组织"基础上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尽管劳动力在形式上是自由的,但实质上并不自由。由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大多数人被剥夺了生产资料,他们除了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拥有生产资料的人即资本家阶级,没有其他的办法生存下去。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同时占有工人在社会化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些剩余价值随后成为资本进一步积累的基础。其后果便是收入和社  相似文献   
10.
延安整风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样一个最根本的原则和最根本的方法。延安整风运动彻底清算了非马克思主义的党风、学风和文风,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党风、学风和文风,扫清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的思想障碍,最终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根本原则以及"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从根本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