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安倍谈话”以含蓄微妙的陈词反思了战争罪行并提及致歉、沉痛哀悼、殖民、侵略等字眼.然而,时隔一年,日本一些阁员不顾中韩等受害国反对再次参拜供奉身负血债的二战甲级战犯和美化侵略战争的象征——靖国神社.可见,安倍2016年看似诚恳的演说并未发挥国家道歉应有的消除历史怨恨、促进民族和解作用,反倒招致诸多批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日本应清晰明确交代那场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性质和战争责任,向受害国人民作出诚挚道歉,与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划清界限,而不应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遮遮掩掩.①韩国对安倍谈话尤为不满,称其虽包含“道歉”措辞,但表述采用“过去式”,缺乏诚意,令人大失所望.②“安倍谈话”不仅使他的右翼支持者、政治反对派、中国、韩国难以接受,也让怀有疑虑的美国无法从中释怀.③与日本战后一贯的文过饰非姿态相比,同样作为二战策源地和战败国的德国则以诚恳的国家道歉赢得了受害方的谅解与世人的普遍尊重,同周边国家迅速和解,成为促进一体化、带动欧洲全面发展和改革的中坚力量.因此,有必要以日德道歉为题,就国家道歉内涵、方式、标准和动因加以考证,进而探索日本是否业已完成国家道歉,国家道歉之于民族和解、国家繁荣的力量何在.  相似文献   
3.
自入主白宫以来,特朗普带领共和党在废除和替代奥巴马医保法案的道路上孑孓前行,国会两院提出的数个版本的替代法案在投票中均因赞成票不足而惨遭挫败。然而,如果站在历史和全球的维度考察该现象,则可发现致使特朗普团队威信受损且长期胶着于其中的医改困境既非空前的,亦非偶然的。为了能了解此问题背后蕴含的系统化动因,本文希冀借助保罗·皮尔森等人提出的福利制度新政治学理论框架和相关概念,阐释特朗普推动新医改计划的举措和美国社会的过敏反应,剖析个中阻碍因素,并揭示医改进程的未来走向与启示。文章最终旨在佐证两项判断:其一,作为客观因素的制度的固有属性本质上未能充当当前医改的外源性动力;其二,当前美国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国内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以及颇具主观色彩的国内政党角力致使特朗普医改难以摆脱福利紧缩时期的改革魔咒,改革的内生性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4.
2020年拜登胜选使美国看似迎来了“后特朗普时代”,但若着眼于政治文化维度,则可发现,美国兼具民粹主义周期性爆发的传统、孕育大众反叛的独特文化图景以及极度撕裂的现实处境.即便拜登政府致力于对多个关键性议题做“去特朗普化”处理,但鉴于特朗普任内不遗余力地开展民粹主义动员已然触发人民质疑政府、抨击精英的惯性,白宫易主并不等...  相似文献   
5.
作为盎格鲁—萨克逊白人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重要载体,美国在制定对外政策时受到种族思维惯性的左右,对内表现为决策层与外事团队的多元性失衡,对外则体现在对具有异质种族或文明特性的国家难掩外交偏见。在新冠疫情的刺激下,美国进一步把公共卫生治理困局转化为强调“他者威胁”的外交言行,与国内排亚(亚裔)、仇黑(非裔)、反犹(犹太裔)、拒拉(拉美裔)等情绪相呼应。尽管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旨在修复美国的海外领导力、重树移民国家形象,但鉴于种族主义在美国外交史中的长期发展,种族秩序与其国内政治生态的同构基础和相似逻辑,加之新冠疫情诱发的现实困境持续扰动着美国社会的理性思维,其国际观中的种族意象投射愈加清晰,对美国软实力传播和其“民主灯塔”形象构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