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4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朝的梁武帝崇尚佛教,花了很多钱建寺庙,又花了很多钱装饰。当时有一个叫张僧繇的画家,善画龙,梁武帝命他在一座寺庙的墙壁上画四条龙。这四条龙画好后都没有眼睛,众人不解。张僧繇解释说,这些龙不能画上眼睛,如果画了眼睛,龙就飞走了。众人不信,张僧繇便拿起笔,给其中的两条龙画上了眼睛。果然,乌云翻滚,雷电大作,画上眼睛的龙腾空而去了。这个故事的价值不在“点睛”上,而在“不敢”点睛上。岂止古人不敢点睛,今人也同样不敢随便点睛。  相似文献   
2.
王重旭 《各界》2011,(4):36-36
当我知道了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之后,便很想知道,“美国救济粮”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3.
爱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好;恨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坏,这种惯性思维模式也被用到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头上……爱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好;恨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坏,这已成为我们的惯性思维模式了。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诗人,既爱国,诗又写得好,人们爱他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不  相似文献   
4.
以《桃花源记》、《归去来辞》而名世的晋代大诗人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愤而辞去彭泽县令,一下子身价百倍,名垂千古。你看他辞官路上,“舟摇摇以轻飑,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辞官后的陶潜,多么自由,多么轻松,多么快乐!  相似文献   
5.
谭嗣同之死     
王重旭 《各界》2010,(8):29-29
6月11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一百多年前,大清光绪皇帝在这一天颁布(《定国是诏》。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满清王朝,尽管风雨飘摇,但它还是希望通过这一次变革,革除痼疾,富国强兵,让一个古老的帝国焕发青春,重新崛起,于是“咸与维新”。  相似文献   
6.
王重旭 《工友》2010,(8):64-64
华佗呀,自你死后,许多人都以为是曹操故意害了你,其实这是个天大的误会。人家曹丞相爱才心切,本来是要留你在身边的,可你偏偏不服从,逼得丞相忍痛割爱,不仅自己遭杀身之祸,还害得丞相背了几千年的黑锅。  相似文献   
7.
根据群众举报,经有关部门检查核 实,确认施耐庵《水浒传》存在严重违规 问题,现将其错误通报如下: 一、案件描写过多。尽管有关部门三 令五申,反对文学作品过多地进行案件 描写,但是施耐庵不以为然,我行我素, 其所作《水浒传》通篇充斥大量的案件描 写,刀光剑影,鲜血淋漓,怵目惊心。据统 计,全书共120回,回回不离案件,并且 案案相扣,案中有案。读罢让人深感社会 太不安定,影响大宋王朝形象,影响百姓 对朝廷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王重旭 《法制博览》2009,(18):41-41
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他以自己的死,无情地拷问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当年毛泽东给朱自清以很高的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还说,“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1948年6月间,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法币像大江东下一样.时时刻刻在贬值,买一包纸烟要几万块钱。教授的薪水月月在涨,但法币贬值得更快,物价涨得更快,原来生活比较优越的教授们,此时也和广大人民一样难以生活下去。特别是家口众多的人,生活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9.
王重旭 《传承》2008,(1):32-33
无论如何,在敦煌的历史上,有一个人的名字将永远和莫高窟同在。他就是王道士,俗名王圆篆。王圆篆这个名字我最早是从余秋雨先生的《文明的碎片》这部著作中获知的。余先生笔下的王道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  相似文献   
10.
法海的悲剧     
王重旭 《各界》2011,(1):36-36
法海原本是镇江金山寺的一个和尚,在民间故事《白蛇传》中,他是邪恶的化身,阴险狠毒、冷酷残暴,因为破坏白素贞和许仙的幸福婚姻,制造悲剧,所以万人痛十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