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篇
  202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诉讼系属反映了某个诉讼现正处于某个法院的审理过程中,是对诉讼自起诉时起至诉讼终了整个诉讼过程的高度概括。在传统民事诉讼理论中,特别是在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民事诉讼中,诉讼系属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法律概念。立法上有关诉讼系属的规定比较具体,学界对其研究比较成熟,也有很强的实践性。我国由于长时间法制建设的中断以及立法中长期奉行宜简不宜繁的指导思想,因而在民事诉讼法中没有使用这一概念,理论上也少有人论及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关于诉讼系属相关规定的考察,借鉴其将诉讼系属与民事诉讼中其他重要理论相联系并指导实践的做法,从而引发对我国民事诉讼系属相关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一、诉与诉讼系属  相似文献   
2.
耿换芬 《法制博览》2024,(6):148-150
笔迹鉴定主要依据笔迹书写人长期形成的书写方式、书写习惯所呈现出的固有书写特征对需要鉴定的笔迹进行判断,看其样本笔迹所呈现的特征是否与涉诉检材字迹一致,并由此判断二者是否同一人书写。可见,笔迹鉴定意见的得出主要依靠对笔迹检材和笔迹样本的细致比较。那么,在涉案检材确定的情况下,笔迹样本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鉴定意见的精准与否。但是很多鉴定人在受理案件取样时往往忽视了对样本的获取和甄别。笔者根据自己受理案件的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民政法治合作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组织参与下的民政法治合作与协同机制,特别关注民法视角下的合作与法律框架。首先,本文介绍了民政法治合作的基本框架,包括法律基础和政策支持,以及合作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其次,在协同机制与合作模式部分,阐述了民法对社会组织参与民政法治合作的规范、法律框架以及民法与社会组织参与下的民政法治合作的关联;最后,通过深入研究民法对社会组织参与下的民政法治的问题与挑战,包括隐私与数据保护问题、责任与问责制度和法律监督与改进建议,强调了民法对该领域的重要性。总之,本文旨在为社会组织、政策制定者和法律实践者提供有关社会组织参与下的民政法治合作与协同机制的全面理解,以推动更有效、协同的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