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抢劫风潮 7月28日,唐山人首先面对的是死亡,是伤痛.然而,当死亡的危险刚刚过去,当滴血的伤口刚刚包上,他们面对的便是饥渴,便是寒冷. 有人突然意识到自己正赤身裸体,有人突然感到喉咙在冒烟,肠胃在痉挛.倾塌的商店,在大地震颤时抛出了零星的罐头、衣物,有人拾回了它们,这使人们意识到,在废墟下有着那么多维持生命急需的物品.他们开始犹疑不决地走向那些废墟:埋着糕点的食品店,压着衣服的百货店,堆着被褥的旅馆……他们起初并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借!"  相似文献   
2.
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从1976年7月29日到8月3日的一周内,唐山的局势一片混乱,甚至有抢劫的事情发生,而"作案"的是成百上千的灾民.  相似文献   
3.
钱钢 《法制博览》2008,(13):6-11
唐山地震是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这次地震发生在工业城市,人口稠密,损失十分严重。唐山市区建筑物多数基本倒平或严重破坏,铁轨发生蛇形扭曲,地表发生大量裂缝,还有喷水冒沙、塌陷,震前伴有发光现象。242769人死亡,164851人受伤。邻近的天津也遭到Ⅷ~Ⅸ度的破坏。有感范围波及辽宁、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等14个省、市、自治区,破坏范围半径约250千米。震源物理的研究表明,该震的震源错动过程较复杂。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江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改革走在前列、开放服务大局"的要求,以解放思想提高站位、开阔视野,系统化谋划和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大力度促进对外开放,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有力支撑。一、经济领域改革实现多点突破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主抓手,2016年先后召开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县委书记讲坛进行部署,制定出  相似文献   
5.
钱钢  杭华 《群众》2013,(10):71-72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试验区范同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关实施细则预计在今年年底前确定。  相似文献   
6.
今天,汶川不是地名. 今天,汶川,是我们每个人的名字. 在悠远的汽笛声中垂首默立,任5月的雨水和泪水交汇.这是挥别的一刻:向母亲、父亲、儿子、女儿、妻子、丈夫、恋人、老师、学生、朋友、同事、邻居……向5月12日14时28分前的平淡、忙碌、盼望、失望、忧愁、欢喜……那些习焉不察的温馨日子.  相似文献   
7.
硅谷坐落于美国旧金山北部的平坦谷地。这个昔日的杏林产地,经过半个世纪的变迁,成为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它的面积达250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50万,1999年地区生产总值(GRP)超过3000亿美元,如果将其列入全球国家、地  相似文献   
8.
颁奖辞过去11年,胡舒立怀抱着炽热的新闻自由理想和冷峻的专业主义规则,把严肃的调查报道作为立身之本,勇敢揭露黑幕,挑战强权,解析时局,使《财经》成为公信力最强的媒体之一。它自觉承担社会责任,高度关注公共政策,奋力探索一条在传媒市场中谋生存、求发展、争自由、做公器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钱钢 《中国减灾》2006,(7):23-23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唐山大地震》一书正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作者钱钢当年曾经赶赴唐山参加抗震救灾活动,亲身经历了地震发生时唐山地区犹如经受了战争一般的深重劫难。事后,作者以十年的时间不懈地追踪访谈,经过缜密的整理和分析,用真挚的感情和简练的笔法,全景式地记录了当时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的种种表现,追溯了地震前后扑朔迷离的事实与现象,反思了人类在现代化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的终极问题。本刊节选其中的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唐山大地震》一书所记录的历史事实,时而被人淡忘,时而又被突然提起。被淡忘的日子,它本应被记忆;而被突然提起,却每每在不忍回首之时。我们就是这样走出二十世纪,走入二十一世纪。二十世纪是人类欲望和人类力量急剧膨胀的世纪;然而在世纪之交,忽然巨灾迭至。面对二十一世纪,恐惧和无望在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