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8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析台湾民众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民众党是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期间,在台湾岛上建立的第一个台湾人的政党。它从1927年7月成立起,到1931年2月被日本当局强行取缔为止,前后存在时间还不满四年。但是,它在当时台湾抗日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在谈论二十年代台湾的抗日斗争时不能不提到它。  相似文献   
2.
首先,把我这份报告和昨天的讨论在专题上作一个联结。渡边利夫教授在关于南朝鲜的报告中明快地提出关于经济发展与民主化的关系的“高丽脚本”。该脚本的后半部分所说的“权威主义体制转化的模式”,即权威主义政治体制之下,开发战略如果成功,其结果就是为攻治民主化做准备。我认为,台湾也可以套用这种模式。权威主义体制转化的模式,作为民主化政治进程的模式来看,也可以称为中产阶级模式。因为,由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中产阶级在民主化的政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经常作为原动力。我的报告还很不充分,试图用台湾的事例来检讨这种“中产阶级模式”。  相似文献   
3.
台湾当局今年4月通过了“宪法增修条文”,并决定在明年初进一步修改“宪法”。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求教于大家。一、修宪的原因台湾当局“修宪”的直接原因是内部政治斗争所引发的政治资源再分配和人民对民主政治的迫切要求。蒋经国逝世以后,强人已去,原“动戡体制”所维系的“权威主义体制”走向瓦解,国民党内部、民进党为代表的反对党以及台湾人民都提出终止“动员战乱时期”废止《临时条款》,进行“宪政改革”、落实“民主政治”的强烈要求。台湾当局不得不放弃以往以“充实中央民意机构”和修改《临时条  相似文献   
4.
1987年初,在关心台湾人士的集会上,大家认为,“对今日台湾所作的最大胆预测,似乎成为最现实的预测”。这是因为台湾自1986年春天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接连不断地发生一系列事件:1986年5月初,国民党主席兼“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指示与党外势力“沟通(时话)”(承认反对势力);9月份党外势力向戒严令发起正面挑战,在全岛连续举行街头示威游行;9月28日民主进步党(民进党)强行成立;10月蒋经国和国民党作出取消“戒严令”和开放党禁的决定;12月,在史无前例的复数政党选举中民进党取得大进步决定开放“报禁”等等。  相似文献   
5.
2004年11月9日台湾教育部门公布《普通高级中学历史科课程纲要草案》(下简称《纲要草案》),把《旧金山和约》及所谓《中日和约》引入教科书,引发一场涉及“主权”问题的争议。当前台湾当局修改教科书的政治目的何在,《纲要草案》的要害何在,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高违约率一直是其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存在高违约率的原因,提出了防止高违约率的对策研究,并探讨了解决当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根据所有权、占有等私法理论 ,提出“主权与治权的分离”的理论以及“一国两区”的定位 ,试图解释台湾海峡两岸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1)现有的解决经贸纠纷方式不能很好地处理涉台经贸纠纷案件.随着两岸间经贸交流的迅速发展,经贸纠纷也日益增多.但是,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两岸间的经贸交流呈现出“单向、间接”的特点.现阶段,一般是台商经第三地到大陆投资,从事贸易等,而大陆人民还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进入台湾开展经贸活动.因此,两岸间的经贸纠纷主要发生在大陆,应按大陆法律规定的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评台湾的“公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当局近来推动在明年大选之前完成“公投”,此举虽有选举的战略考虑,但是深层意义在于推动“渐进式台独”。本文从“公投”的概念、缺陷出发,并结合台湾岛内的现实,从政治和法理两个方面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今天,台湾的李登辉体制,正处在走向实现“全面民主化”的历史伟业的过渡期,面临着新旧体制交替所带来的政治难关。这几年的政治进程表明,台湾的政治社会一方面处于打破旧体制的老框框的冲动之中,每天都有革新内容的新鲜事,另一方面相反的是,誓死维持旧体制的保守的动向也明显存在。已经结束的(1990年)6月底至7月初召开的国是会议,聚集了执政党和在野党主流派以及在野的著名的有识之士,顺乎民主化和宪政改革这样不可逆转的时代要求,一致同意提出“总统民选”等划时代的方针,但是在会后不久决心要根本改变会议精神的保守行为,已经非常显著。本来,国是会议是一场“政治游戏”。李登辉认识到,维持僵化的国民党统治体制,搞“体制内改革”已无法满足民意,所以亲自主持会议,打算掀起更加革新的宪政改革的社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