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政治理论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长征开始之前,博古和李德曾经考虑让毛泽东留在江西老根据地,哪儿也不准去,使中央从此甩掉这个“包袱”。  相似文献   
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我国的古老谚语,其实不然。近朱者未必都"赤",近墨者赤必都"黑"。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伍修权的经历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赞许与信任1925年,年仅17岁的中学生、共青团员伍修权,被党选派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他同期同班的同  相似文献   
3.
卢弘 《瞭望》1994,(13)
与“红色间谍”一起战斗的岁月卢弘编者按:张文秋同志是毛泽东主席的亲家,她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毛泽东的两个儿子.她本人也是一位早年投身革命的职业革命家.她的经历极富传奇性,非常珍贵.卢弘根据张文秋老人的口述整理成这篇史料.六十年前,张文秋曾为著名的“佐...  相似文献   
4.
1939年夏天的一天,毛泽东、洛甫、博古三人忽然一起来看望早已离开中共中央政治舞台的李德。三人与他随意交谈了一会儿,又都一起走了。李德觉得他们的来访自有原因。  相似文献   
5.
住在首都和内地的人,常把我们的边境和国界地区,看得十分遥远甚至神秘,至于国境以外的那个世界,就更为神秘莫测了。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大  相似文献   
6.
张文秋找党     
解放前的上海四马路(今福州路),曾是个男嫖女娼麇集的“红灯区”。1928年底,刚刚从武汉跳出白色恐怖的女共产党员张文秋,一进上海,又误入了同样危险的“粉色陷井”。 毛泽东的亲家张文秋,是20年代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原在中共湖北省委从事秘密工作。由于党的地下机关被敌人破获,30多位同志先后被捕,又一下被杀害了24名。她只身逃出武汉,乘轮船来到上海,寻找党中央报告情况并请示工作。  相似文献   
7.
卢弘 《瞭望》1994,(30)
张文秋一出狱,就被党的地下组织接走,又马上派人将她送到上海回中央去。护送她的同志按照党的安排和刘谦初的托咐,让她一到上海就直接去了谦初的同学知交兼战友、翻译家董秋斯同志家里。董秋斯夫妇对她姐妹相称,亲如家人,使她这个长期无家的革命流浪者,享受到了难得的温暖,她的身体也渐渐得到康复。她临产时,中央又安排她进了红十字医院,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女儿,这就是思齐。 她带着思齐出院后,仍然住在董秋斯家,只是每当张文秋与思齐独处时,总是难以抑制地思念着还在狱中的谦初。自己和女儿正享受着无比温馨的同志爱与党的关怀,他们的亲人却依然忍受着敌人的摧残折磨。文秋想,自己作为妻子不能与丈夫同甘,就该与他共苦。她真想立刻飞到谦初身边,为他分担一切苦痛。  相似文献   
8.
卢弘 《瞭望》1994,(22)
张文秋在陈潭秋、董必武、恽代英和林育南等我国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直接教育影响下,立志投身革命,1924年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共产党员,成为一名年轻的职业革命者。她在武汉参加迎接和支援北伐军的活动后,被派回故乡京山担任了党的县委副书记兼宣传委员,又当选为全县“审判土豪劣绅委员会”的副委员长。1927年初她又回到武汉,奉命秘密购买征集枪枝弹药,以回县开展武装斗争。她在执行这一秘密任务的同时,意外地与青年革命家刘谦初相识、相恋并结成了革命伴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