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毕节市建筑市场,活跃着一支讲信誉、重质量的建筑队伍,这就是毕节顺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毕节城众多的高楼大厦中,近两成是顺弘公司的“杰作”。毕节顺弘公司成立匕年来,以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精神,在毕节的旧城改造、新区开发中完成建筑施工工程160多项,总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工程合格率IOO%,优良率达30%以上,共创产值1.5亿元,年均向国家纳税50万元以上,公司被评为全国先进。顺弘公司创建于1985年4月,属于股份制合作企业。当时承头领办公司的熊廷顺、张弘宗面对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缺乏等困难,发动股东一万、八…  相似文献   
2.
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 ?这是当今人们对“公仆”议论得最多的话题。影片《生死抉择》紧紧围绕这一话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全心全意为民的李高成,令人深受教育和鼓舞。   《生死抉择》何以震撼人心 ?主要是影片主人公李高成的人格力量和凛然正气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毫不隐讳地说,党员领导干部吃喝玩乐在前、艰苦奋斗在后,关心自己在前、关心群众在后,照顾亲友在前、公正办事在后,争权夺利在前,公而忘私在后,百姓看在眼里、恨在心头。因此,当看到“李高成”的形象出现…  相似文献   
3.
4.
生命的高度即生命的限度,越逾了高度即超越了限度,超越了限度就会断送自己的性命。这是人生的辩证法则。近读一则寓言叫《生命高度》,说的是一只饿极了的老鼠跳上一个盛满白米的大缸。面对意想不到的口福,饿鼠自然不会放过,饱餐一顿之后仍不知足,本想跳出这口米缸,但一看到这么多白花花的大米,加上又无什么外来惊忧,也就贪婪地舍不得离开,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直到有一天米缸见底。这时,老鼠才发现缸底到缸口的高度自己难以跨越,缸壁又是滑溜溜的,且养得肥胖的躯体已使自己失去弹跳力,最后只得饿死缸中。应该说,这只老鼠能够…  相似文献   
5.
毕节市水泥厂是一个年产44万吨规模的股份制企业,1997年4月建成投产,建厂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成为全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典范。按原计划,像毕节市水泥厂这样的规模,至少需17OO余万元的投资,至少需两年时间才能建成投产。但是,该厂从破土动工兴建到产品投放市场,仅用了7个月,总投资回15o万元。据有关专家称,投资省、工期短,不仅在当地堪称一流,而且在全省也是首屈一指,与同类厂子相比,算是创造了“奇迹”。“奇迹”是怎样产生的?据厂领导熊廷顺、熊廷华介绍,1995年,毕节市党代会、人代会确定,根据建筑…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科技》1987年第8期刊登署名赵汝仁、韩光达的《“拔毛法”诊断猪囊虫病》一文(以下简称赵文),报道了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三氯化铁溶液处理拔自猪胸部的毛样,根据毛鞘的显色诊断猪囊虫病的方法。 猪囊虫病在西宁地区也较普遍,为推广应用这一诊断方法,我们事先进行了3次试验,结果完全一致,而与赵文所述检出率可达80~100%,相差甚远。现将我们的试验情况报告于后,以与原文作者共同探讨这一方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钱这东西     
钱这东西,大概无人不晓。它是可以用作兑换货物的货币,是等价物交换的流通媒介,是体现富有或贫穷的标志。钱这东西,自从人奕制造了它,社会上流通了它,就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带来了竞争,带来了发展,带来了文明;同时也带来了等级之分,带来了明争暗斗,带来了你虞我诈,带来了腐败现象。钱这东西,本来是不偏不倚的中性媒介,但人们赋予它等货物流通的本能后,就显得神奇莫测,且有种种功能之说,诸如:钱是购物券,可用来购置吃、穿、住、行之物,解决生活所需;钱是打门锤,可用来敲开衙门、牢门、直至心扉;钱是通天路,一个“红包…  相似文献   
8.
近读一则新闻:在山西浮山县史演河乡的一片空旷荒野上,树着一块大石碑,碑文为“省长植树碑”。碑文的落款是:“中共浮山县委、浮山县人民政府”。原来,当地领导听说某副省长要来浮山植树,便立了此碑。结果碑立好了,某副省长却没有来,这块“超前碑”便被群众讥笑为“荒唐碑”。   这条新闻,图文并茂,十分生动,耐人寻味。因为它抓住了当今人们切齿痛恨的吹、捧、拍、假、大、空,欺、虚、浮、骗、谎等现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不失为一篇好教材,也不失为一篇好新闻。   我不知其他读者看了这条新闻有何感想,我倒是觉得令人深…  相似文献   
9.
“烈女,烈女,又是烈女”。这是1998年9月18日《羊城晚报》第9版的一则消息标题。消息说的是打工妹拒绝”三陪”被逼跳楼的事。任此之前,传媒先后报道四川广元农村一位女青年受骗去当“三陪”不从,被迫跳楼云致残;安徽打工妹洪招娣被人推入火坑宁死不肯卖淫,纵再跳下三楼抗争,造成粉碎性腰椎骨折……“烈女事件”不断见诸报端,堪称骇人听闻,也很值得同情,但似乎令人震惊不起来。因为司空见惯的社会恶现象势必会首致如此事件的发生。穷人受罪\弱者受凌晨在意料Z中,并预料会后还习能会出现更多的“烈主事件”。细容署疑,“烈发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