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奶酪 关注理由:缺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奶类是补钙高手,而奶酪是奶制品中最好的补钙食品,而且奶酪中的钙最容易吸收。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早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筹建中国共产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着不可置疑的历史功绩。在此期间,陈独秀于1920年12月到1923年6月两年半的时间里,先后三次来到广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反对无政府主义、创建广东共产党、改革教育、促进国共合作等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时期,也是他一生中思想发展最  相似文献   
3.
反映京郊抗日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青白口》近日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在京推出。中共十八大年纪最大的代表焦若愚同志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小说围绕京西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可歌可泣的斗争史实,生动地塑造了以宛平县抗日政府第一任县长、平西行政公署专员魏国元、第二任县长焦若愚等为人物原型的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在国难当头之际,毁家纾难,不怕牺牲,带领广大爱国民众对日伪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  相似文献   
4.
2011年,《红广角》杂志(第4-8期、第10期共6期)连载了我提供的《九访中共广东党的创建见证人》,当时主编王国梁同志希望我能提供一些有关的历史照片配发,我觉得很好,但由于我年老健忘,根本想不起有人曾送过有关的旧照片给我,我就马上去寻找有关当事人及他们的亲属后人.可是事隔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近30余年,广州市的面貌发生极大的变化,拆的拆,迁的迁,有的一条小巷全部拆掉重建高楼,原有的住户迁走了,找居委会、派出所、公安局都查不到有关当事人的家庭迁到哪里去了,故一张照片也找不到,很是遗憾.  相似文献   
5.
刘石心的回忆(一)(一九八一年七八月)口述:刘石心访问者:沙东迅我原籍是广东省中山县人,1895年出生,是刘师复之胞弟。民国元年,辛亥革命后广州光复,由陈炯明做都督,陈让继续办陆军军官速成学堂第三期,重新招中学生,训练北伐军的下级军官。我当时对于革命思想积极追求,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说服家庭上广州投考,结果考  相似文献   
6.
愿景应该从高层发起,并依次贯穿组织,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继续受到高层的驱动。一个出发点是必需的,它驱使不同层次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展开讨论。领导者的作用是决定何时来发起这一过程、保证过程的周全性、亲自领导这一过程并广泛地倾听员工的意见,而不仅仅只是高层管理人员的要求。组织的领导者应对构建恰当的愿景有着一种完全的忠诚。  相似文献   
7.
迅闻 《法制博览》2011,(9):17-17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有过这样一位传奇将军。他参加过长征,参加过抗战,参加过解放战争,还参加了抗美援朝;他几乎在我建军史上的各个战争时期.都在出任参谋长一职,累计任职时间更是长达40年之久;他曾经辅佐过五位共和国元帅,是中国建军史上辅佐元帅最多的参谋长;他足智多谋,战功显赫,有着超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领导才能,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屡建功勋。他就是建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李达。  相似文献   
8.
沙东迅 《广东党史》2011,(10):41-42
回忆者:胡根天(当时任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文史馆馆长等职) 记录者:沙东迅(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时间: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六日、八日 地点:广州市盘福新街胡根天住所 1918年广西桂系军阀倾巢东下,占领广东,年底粤军完全退出广东到闽南。福建军阀李厚基退到闽北。陈炯明、许崇智等人在闽南训练粤军,准备一有机会就打回广东。  相似文献   
9.
从1978年起,我开始进行"五四运动在广东"的专题调查研究,与此密不可分的广东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等问题必列其中。我除了阅读当时中共广东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已有的有关资料外,还从1981年起,先后在广州、北京等地走访了谭祖荫、刘石心、黎昌仁、胡根天等(现均已辞世)有关人士并整理成资料,一部分在内部资料发表过,另外还有七件是后来访问材料和他们自己写的回忆及给我的信件,都没有公开发表过。这些资料已历时近三十年,经三次搬家,幸而保存下来,实属万幸,现逐一予以公布,以飨读者,供大家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时间: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九日、七月二日、七月九日共三次 地点:广州市惠吉西一坊五号二楼黎昌仁家记录 整理者: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 沙东迅黎昌仁先生说:1917年底,我在广东高师附中读书时,有一次见到高师同学谭祖荫在学校出了一个通告,说有一些书转让,我和同班同学黄庆(又叫黄良庸)就去找他让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