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连云港市某鸡场,于1989年6月5日引进父母代AA肉鸡4792只,置一隔离场饲养。解除隔离后分4群平养,即A群1400只,B群1475只,C群900只,D群880只,以木屑为垫料。7月11日(38日龄)时于A、B两群发现病鸡,另两群也相继发病,之后病情加重,死亡增多,高峰期每天达70~80只。发病后经用多种药物治疗,病情未能得到控制,至8月13日止,本批雏鸡共死亡577只,死亡率为12.4%,其中A、B两群发病较严重,死亡数分别为250只和255只,占死亡总数的87.52%,死亡率分别为17.86%和17.29%。  相似文献   
2.
鸡葡萄球菌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目前,由于有些鸡场在鸡群的饲养管理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同时也因为对该病的严重性尚未引起广大兽医工作者和养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对此病发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因此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鸡葡萄球菌病的发生,与病原种类及毒力、鸡的日龄、感染部位及体表状态等有关。临床病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关节炎型和脐炎型三种。急性败血型多见于40~60日龄的鸡,成鸡也有发生,本型特点为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关节炎型较少,多呈慢性经过,有的与败血型同时发生,病鸡多因采食困难,逐渐消瘦,最后死亡,死亡率低;脐炎型多发于周龄内的雏鸡,病程短、死亡率高。另外,坏疽型、化脓性骨髓炎型及眼型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发现的动物衣原体──Chlamydiapecorum于维军,朱其太(中华人民共和国连云港动植物检疫局222042)衣原体屑(chlamydia)的成员,在C.pecorum作为新种之前,已公认的有3个种,即沙眼衣原体(C.trachomatis...  相似文献   
4.
1991年7月以来,连云港市许多商品AA肉鸡场陆续发生了鸡衣原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季和春季多发。15~50日龄肉鸡易感性最高,发病率为30%~40%,死亡率为20%~30%。血清学调查发病鸡群感染率为25%~92.2%,父母代鸡群感染率为41.2%~73.3%。该病主要表现沉郁、拉稀、呼吸困难、结膜炎、渐进性消瘦、哀竭死亡、耐过鸡生长受阻。病理剖检以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腹膜炎和脾肿大坏死为特征;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心内膜炎、动脉炎、肺炎,肝细胞坏死,脾组织淋巴细胞耗竭,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增生,肠粘膜脱落、坏死等。在许多组织中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上皮细胞胞浆内见有包涵体。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患有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腹膜炎和脾肿大的病死鸡中分离到3株衣原体(JLC-3、JLC-5和JLC-6株)。该分离物接种7日龄鸡胚卵黄囊能致鸟胚在96~120小时内规律性死亡。剖检死亡鸡胚可见明显的病变,卵黄囊膜涂片镜检能观察到大量原生小体;交叉补体结合试验证明,该分离物能与标准衣原体补体结合试验抗原和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具有抗原相关性;对磺胺嘧啶的具有抵抗力;碘染不着色;对鸡胚的致死毒价为10~(11)ELD50/0.4ml;静脉途径接种小鼠后产生毒素,在24~48小时内致死小鼠; 经提纯后在电镜下能观察到衣原体的原生小体和始体。以上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衣原体为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将该分离物分别以腹腔、滴鼻、口腔途径接种7日龄雏鸡,并接种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结果腹腔和滴鼻途径接种能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例。  相似文献   
6.
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是白细胞中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所释放的多种因子中一种能够转移致敏信息的因子,它能够特异地将供体某一细胞免疫的功能转移给受体,非特异性地增强受体免疫功能,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激发剂,近年来,被广泛地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如1969年把TF首次用于人湿疹血小板减少症多次感染综合征的治疗之后,又用于人类和动物的某些病毒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