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拉卡托斯的"硬核"理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结构主义分析,对马克思主义的"硬核"和"辅助保护带"加以正确区分,我们便获得了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新尺度,同时也获得了一个区分教条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态度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对消费进行了科学的分类,深入探讨了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深刻分析了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度消费观。马克思的适度消费观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与消费进行深度剖析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中国古代墨家从"兼相爱、交相利"的功利伦理原则出发,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主旨,主张节俭、反对浪费,亦提出了合理消费的理念。二者"生长"于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且在时间、空间上均相去甚远,却在消费问题上得出了如此相似的结论。尽管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但马克思的适度消费观与中国墨家提出的合理消费理念对认识当今消费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危机日益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主体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认识过程的"曲线性"和"螺旋性"、理性失范以及非理性因素对主体认识的影响等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认识论根源。而传统生产力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人类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目前,发展生态生产力与实现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已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共识,环境问题和生态治理任重而道远。在人类生存环境面临巨大压力的当下,人们开始不断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王学荣 《学习月刊》2022,(11):52-53
<正>刘定平教授于2021年在九州出版社出版了题为《凝集民族复兴力量的理论与机制研究》的专著,总计二十六万余字,这是近年来我国统一战线理论和大统战生态机制构建研究领域的力作。该著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秉持马克思主义统战学说的立场、观点、方法,通过大量调研工作,充分挖掘相关文献资料,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新时代统一战线的若干重要理论和大统战生态机制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同的主题,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战略目标,但可持续发展不单单是“发展战略”,更是人类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经济可持续与社会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一个动态发展的“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使人类思维方式开始经历从“线性”到“系统”的转换,在此基础上,人类的世界观、经济观、价值观、道德观(或曰“环境伦理观”)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可以说,从“传统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转换,是一场深刻的“思维革命”。可持续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亦是人类对发展问题不断进行哲学反省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制度需要从四重维度着手:首先应追溯其历史渊源,然后探讨这一制度的具体内容。但更为重要的还需要切中现实,对其进行"把脉",尤其需要洞察和发现它的不足之处,以便进一步完善。最后提出对策建议,这是研究这一问题的落脚点。这四重维度是研究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路数。研究中国特色政治协商制度,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其核心内涵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具有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它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发端于飞速发展风起云涌的社会实践。"中国梦"不仅是一种发展战略,同时也是一个理论体系。当然,"中国梦"的思想体系本身亦是不断发展的、开放性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化,"中国梦"体系一定会包含更加丰富的内容。因此,"中国梦"的思想体系也需要不断充实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亨利·列斐伏尔、大卫·哈维是对“空间生产”问题做过深入系统研究的“双子座”,长期以来,学术界把列斐伏尔和哈维看作是“空间生产”思想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但笔者认为,列氏和哈氏两位大师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各自的研究中都不约而同地“回归”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不断吸收和汲取营养。因此,与其说列斐伏尔和哈维是“空间生产”思想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不如说卡尔·马克思、亨利·列斐伏尔与大卫·哈维是“空间生产”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梯”,因为他们三者之间是一脉相承的三阶递进关系。深入发掘马克思、列斐伏尔和哈维“空间生产”思想发展和衍化的内在逻辑,其意义不仅在于理论史、思想史,对增强我们的空间意识以及发展空间生产的实践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革命",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主题则是"建设","革命"与"建设"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完整主题"。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是由其"主题"导出的。以"主题"为依据,马克思主义可提炼出两大话语体系:"革命话语体系"与"建设话语体系"。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现代马克思主义"正是以"建设"为主题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三化"理应运用"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新话语体系。探讨马克思主义"三化"与现代马克思主义新话语体系之间的内在逻辑是本文的立论基点。  相似文献   
10.
政治协商制度研究三题:现状特征、组织形式及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该制度具有鲜明的特征和较为深远的历史渊源。人民政协是政治协商制度的组织形式。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现阶段我国的一大历史性课题。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需要从"进一步凸显团结与民主的基本主题"、"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及"切实加强人民政协的三大基本职能"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