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以保护和救助生命为核心的制度,它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在法律依据、法律性质、责任划分、保险费率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在法律适用中不可混淆;若两者并存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优先适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补充适用,以有效分散风险,同时,也为交通事故受害人设置了双重保护,更加有利于保证交通事故受害人得到及时救助;在诉讼中,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受害人可以以保险公司为被告,直接向其求偿;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受害人只能把保险公司列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相似文献   
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学贷款政策是国家为了利用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9年来,资助了300多万贫困学子完成了学业,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但是,这个政策从实施那一天起就伴随着银行惜贷,学生违约等制约助学贷款制度的良性发展的问题。从法律层面上分析,提升国家助学贷款的立法层次、完善制度设计、厘清各种法律关系,明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实现助学贷款制度良性循环的良策。  相似文献   
3.
一、滥用职权犯罪的立法现状滥用职权的犯罪以滥用职权危害行为的存在为主要特征.对此种犯罪现象,我国现有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和非刑事法律中附属刑法规范做了大量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4.
受贿犯罪在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涉外事务活动中是发案率较高的一类犯罪。受贿行为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党政机关中、高级领导者、国家行政机关行业主管人到人、财、物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受贿犯罪现象。一、受贿犯罪主体特征根据我国现行刑事立法的规定,受贿犯罪的主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人犯罪;一类是单位犯罪。在自然人受贿犯罪中,国家工作人员是犯罪主体。在这里,国家工作人员特指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准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委托从事公务活动的工作人员。所谓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良性循环,有赖于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信用制度和全社会统一的信用体系.在此过程中,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防止在合法形式掩盖下侵害违约借款学生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近年来国家的一个导向性政策,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以及社会的普遍关注。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性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凸显出了其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虽然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探索处于初级阶段,但也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学界专家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内涵及政策背景、存在问题及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思考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力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补充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之不足,是进一步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从法律上探索和规范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是使其良性循环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及时出台,对规范经营主体依法竞争,使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地向前发展起了航标的作用.为了正确贯彻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本文拟就两个理论问题就教于法学界同行,以求指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