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仇琳 《公民与法治》2010,(24):44-45
一直到1988年10月6日,闫树军才第一次站到了天安门前。他呆住了。“我庄严地行军礼,然后足足凝望城楼半小时。”经过了18年的漫长等待,闫树军终于见到了梦中的天安门。  相似文献   
2.
仇琳  俞铮 《瞭望》2006,(26)
数学界有人评论说,光丘成桐一人,就是一个哈佛数学系 6月20日上午,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主席、菲尔兹奖得主、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这个在国际学术界成名二十多年的哈佛大学教授,将推动中国数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使命。他主编了《亚洲数学期刊》的学术杂志,他启发弟子解开了百年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他在中国组织了两次国际弦理论大会,他提议在中国设立了一个高级别的数学奖项。  相似文献   
3.
11年前,河南一个农村家庭遭受重大变故:父亲突发间歇性精神病,饱受伤痛的母亲不辞而别,家中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和父亲病后捡到的遗弃女婴需要照顾……  相似文献   
4.
仇琳 《公民与法治》2010,(22):47-47
随便拿一张天安门的照片给他看,他就可以告诉你照片拍摄于什么时期,一个判断的标准就是看毛主席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