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提高公务员素质,涉及许多方面,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和队伍的现状。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提出明确要求,使之某些方面在短期内有明显提高。只有明确了具体内容、标准、要求和重点,才能收到提高公务员素质的明显成效。 1.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国家公务员,代表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必须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度负责,时刻关注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把促进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要充分认识到行政管理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做好本职工作的价值所在。不能把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  相似文献   
2.
经过10年的艰辛孕育,我国公务员制度终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春风中吐蕾扬花,在人们的热盼中红杏出墙。 两个8月18日,但绝非巧合。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就“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问题做了极为重要的讲话,明确指出;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特权现象,是领导制度、干部制度的主要弊端。要求“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人事制度”。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石由此奠定。自然,革除小平同志所指出的种种弊端,成为我国建立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目标。 1993年8月18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颁布。这之前,经历了1984年着手起草此《条例》、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要求“尽快推行公务员制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