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佳  游达明 《学习与实践》2012,(11):122-127
艺术消费是在人们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为了追求个体的发展和享受所生发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消费选择。艺术消费能有效地提升消费者的品味,从而满足作为有着"舒适感"的"快乐人"的普遍心理期待。艺术品味是消费者成为艺术观众的关键。艺术体验是一种提高审美品味的有效途径,人们在体验艺术的同时提升其艺术品味。  相似文献   
2.
所谓方法,是指从实践上、理论上把握现实,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和。思想教育方法即是指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以期达到思想转变和觉悟提高的目的所采取的途径、手段和方式。它是思想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有效地实现被教育者的思想转变和觉悟提高...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何种关系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式和效果,建立一种专业的服务关系是社会工作服务中所必须的,然而在中国的"人情社会"中,由于特殊的过去和案主特殊的需要,社会工作者在于案主建立关系时容易产生"多重关系"的伦理困境。本文从人情社会与社会工作伦理对建立关系的需求的对比出发,探讨在现代中国社会,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与案主建立合适的专业关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现实的人"的观点,以"现实的人"作为新世界观的前提,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当今社会追求人的发展进步,从"现实的人"角度来探析人的主体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做好对人的主体性的培育发展。  相似文献   
5.
余佳  游达明 《求索》2013,(5):23-25
把文化产业建设成支柱型产业必须对文化产业实施创新性发展战略,在体制和政策实施改革的大环境下.充分利用我国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创新性地运用需求、供给理论为文化产业进行均衡合理的资源配置,增强文化产品的渗透性和外溢效应。通过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等问题,加大资本投资力度,激发文化市场的消费需求.释放文化产业创新性发展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余佳 《兵团党校学报》2015,(3):65-68,7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本,同时也是历来受争议最多的文本之一。本文重点选取"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这一部分来看其中马克思的哲学。重点考察马克思与黑格尔及费尔巴哈的关系,指出马克思哲学形成的路径依赖,即为在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分析中,逐渐走出马克思哲学自己的道路,同时也在这之中来理解黑格尔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7.
余佳 《法制与社会》2012,(36):33-34
不动产登记具有明确不动产权属法律关系和维护交易安全的功能,我国《物权法》2007年颁布,出台近5年,其突破性的发展之一体现为设专节规定了“不动产登记”,随着不动产交易市场的日益发展,不动产登记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提高不动产交易的市场安全,维护真实权利人的利益是本论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湖南卫视的电视节目《岳麓实践论》充分借鉴了近代湖湘文化的独立创新、兼容并包、经世致用三大基本文化精神特质,并已形成了与之相契合的节目形态、选题内容以及受众定位,进而得到了媒体和观众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从"江村"调查到"行行重行行"的社区研究历史轨迹,体现了费孝通先生为认识中国社会及走出社区研究困境所做的努力和贡献。研究指出,拓展个案法试图建立微型社区研究的宏观视角;而历史比较研究则希望比较更广阔的不同的社会背景所呈现的事件及行为;同时,本土化乡村社区研究也出现了第三种路径:个案调查与区域比较相结合,它们一起构成当下质性社区研究方法论上的三种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0.
余佳 《工会论坛》2014,(6):101-103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现实的个人"观点,以"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和现实的个人的物质条件,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现实的个人"突出了人的主体性,而人的主体性又包含着自发性与自觉性、为我性与我为性、受动性与能动性等矛盾关系。当今社会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因此,从"现实的个人"角度来研究人的主体性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重视人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人才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不竭动力;有利于协调各种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