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法律   24篇
中国政治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6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正> 1案例资料 某女,21岁。某日在河中发现其尸体。尸长158cm。衣着整齐无破裂。尸体高度腐败。口唇、指甲紫绀。两侧眼角膜、巩膜穿破,破裂缘不整。颈部表皮剥脱及皮下出血,解剖见两侧颈部深、浅肌肉出血,舌骨骨折;双肺淤血,表面无肋骨压迹;肝、脾、双肾淤血。胃内容排空。余无特殊。  相似文献   
2.
<正> 自杀的手段、方式很多,一人以多种手段、方式自杀的也不少见,但以剪舌、刎颈、缢颈多方式自杀的尚无报道。作者检验1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 简要案情 某女,30岁。被其丈夫发现吊死于家中。因死者夫妻关系向来紧张,死者父母对其死因疑点重重,要求法医鉴定。  相似文献   
3.
<正> 外伤性脑水肿致穹隆体变形,如果不注意观察或不掌握它的形态学变化,也就等于视而不见。本文作者遇到一例脑水肿致穹隆体变形的案例,现报道如下。1 简要案情 涂某,女,44岁。2001年9月12日中午,头顶部被人用铁棒打击后,自己步行回家。次日下午出现昏迷,送医院治疗。CT检查头颅部未见异常改变,且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9月18日出院。9月19日再次出现昏迷,又住院治疗,CT检查仍示头颅部正常,住院治疗9d,病人神智清醒后出院。出院后第二天又出现昏迷,CT检查示脑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10月31日死亡。  相似文献   
4.
家兔限制性体位窒息模型中的LDH/CHE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家兔体位性窒息模型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胆碱脂酶(CHE)活性变化与窒息死亡的关系。方法 建立动物模型,检测膈肌、腓肠肌,以及血清中LDH、CHE的活性变化。结果 实验组家兔膈肌与腓肠肌相比,LDH活性明显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CHE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膈肌比较,LDH活性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CHE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血清中LDH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CHE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膈肌中LDH活性的降低与固定双上肢悬挂体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损伤形态准确判断拽头磕碰致伤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拽头磕碰伤是指行为人拽着被害人头发使头部往地面或墙壁撞击所造成的损伤。其力的作用方式属减速运动型,与坠落伤和摔跌伤相同。拽头磕碰伤常见于刑讯逼供、非法拘禁和虐待伤害等类案件。致伤现场常无目击证人,或目击者不作客观反映,当造成严重后果后,行为人多谎称伤(死)者系因摔跌所致。由于拽头磕碰伤与摔跌伤的暴力作用方式相同、损伤形态相似,因而,从法医学角度往往难对其作准确判定。现报道2例。  相似文献   
6.
法医学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分析、阐明涉及法律纠纷有关活体或尸体的医学证据,并将这些证据应用于司法实践。在有关死亡分析中,最重要的是确定死亡原因、死亡方式、评估致命伤和非致命伤,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现场重建,其主要目的是确认与死亡有关的证据信息。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  相似文献   
7.
心脏冠状动脉的病变往往可导致猝死,但由窦房结动脉单纯狭窄引起的摔死尚很少有,现报告两例如下。实例资料例1.20岁,男性,民工。领工资后购好回家乡的火车票,准备第二天回故里,当天上午10时突然晕倒,当医生赶到抢救时,发现已死亡。例223岁,男性,民工。某日晚饭后,到蕉林偷香蕉,被人发现并追赶,奔跑中突然倒地死亡。以上两例尸检检查见指、趾甲明显紫错,尸斑暗红色,分布于背侧未受压部位。体表均未见明显损伤。解剖见各脏器淤血,未见致死病变。常规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查,脑、肝、脾、肺、肾等器官均未见明显病理变化,但见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猝死的死因、临床症状及法医病理形态学特点,以期为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及规范尸体检验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15年本司法鉴定中心受理鉴定的8例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猝死的案例进行统计、归纳和分析。结果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破裂多见于40岁以下男性,病理分型主要为De Bakey I型,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无1例临床确诊。经基因检测1例确诊为Marfan综合征,1例存在Smad3基因变异。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均无高血压病史,排除外伤,均未见高血压病相关病理学改变,镜下大动脉检见弹力纤维减少、平滑肌减少、囊性中膜变性、炎细胞浸润等改变,某些案例还见于中动脉。结论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学和炎症等多因素密切相关,常常波及全身多血管病变的特点。尸检时除了系统检验大血管的同时,还有必要对全身的中动脉进行检验,建议积极进行基因检测,探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PMCT用于新生儿死亡检验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用于活死产判断1例,并且检验结果得到了尸体解剖等传统方法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
<正> 对野外白骨化的尸体的死因、死亡时间等项鉴定,存在很大困难,检验工作也容易发生疏漏。本文作者报道2例野外白骨化尸体的法医学检验资料并就此中鉴定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案例资料 案例1 1997年8月27日,某住宅小区附近的荒地坑洼中发现一具尸体。现场坑洼深1.5m,水深30cm;坑洼底、壁及四周长有杂草及水生植物,近尸体处茂盛,尸骨躯干下方杂草萎黄;在距尸体18m的东面荒地杂草中有一长50cm、直径4cm的圆形木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