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99年9月26日,夏某来到某商店购买货物,见这里出售的一名牌皮衣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他经过仔细辩别,确认这是假冒产品。于是,夏某以每件500元的价格购入了10件。夏某后来又把皮衣送到国家规定的鉴定机关鉴定,也确认是假冒产品,并出具了证明。为此,夏某手持鉴定证明来到商场要求退货并给予商品价款一倍的赔偿。而商场也怀疑夏某在购买皮衣时就知道是假冒产品,购买的目的就是为获取赔偿金,对夏某知假买假的  相似文献   
2.
凌传昌  潘毓祥 《传承》2007,(2):41-43
一面古老的镜子,日复一日,梳理着她青丝变白发的长长思念;一道木门槛的豁口,年复一年,见证着她凄风苦雨中了无尽期的祈盼;  相似文献   
3.
一面古老的镜子,日复一日,梳理着她青丝变白发的长长思念;一道木门槛的豁口,年复一年,见证着她凄风苦雨中无尽的祈盼这是一首生命的辉煌颂歌,这是一曲爱情的千古绝唱!一诺千金,支撑着她度过了70余个漫长的春秋。——题记  相似文献   
4.
一面古老的镜子,日复一日,梳理着她青丝变白发的长长思念;一道木门槛的豁口,年复一年,见证着她凄风苦雨中了无尽期的企盼;这是一首爱情的千古绝唱!一诺千金,支持着她度过了70余个漫长的春秋。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曲生命的辉煌颂歌;这是一首爱情的千古 绝唱!一诺千金,支持着她度过了70余个漫长的春秋。 她,就是从1935年开始就在家苦苦等候当红军的 丈夫李才莲胜利归来的妻子、现年92岁的池煜华。 峥嵘岁月的新娘 那是1920年早春的一个上午,父亲把年仅9岁的池 煜华背到了远离家乡30里外的茶园乡教富村一个姓李 的农户家里当童养媳。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池煜 华第一次见到了比她小3岁的"丈夫"李才莲。青梅竹马, 患难与共的生活,渐渐填平了一对少男少女心中无形的  相似文献   
6.
一面古老的镜子,日复一日,梳理着她青丝变白发的长长思念。一道木门槛的豁口,年复一年,见证着她凄风苦雨中了无尽期的祈盼。  相似文献   
7.
凌传昌  潘毓祥 《当代广西》2007,(9):45-45,49
一面古老的镜子,日复一日,梳理着她青丝变白发的长长思念;一道木门槛的豁口,年复一年,见证她在凄风苦雨中无尽的祈盼。一句承诺,支撑着她度过了70余个漫长的春秋。———题记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人公池煜华是1935年壮烈牺牲的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少共(共青团前身)中央分局书记李才莲同志的妻子。现年92岁的池煜华最终也没有能够盼回她守望了大半生的丈夫。岁月终究无情,少妇的青丝已变成了老妪的白发,七十年始终不变的却是有情人执著的期盼……  相似文献   
9.
十余年前,一位小青年揣着东借西凑的47元钱从著名的“将军县”江西省兴国闯进了繁华的深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