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2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本中,为了准确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常引用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及其他名人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怎样运用这些“名人语”,才能充分发挥这些引语的作用呢?我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运用课本中的“名人语”的。 (一)引语宕开法。即运用引语使学生将要研讨的问题展开,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如讲“物质是运动的”原理时,在明确了“运动”这个概念后,接着就提出:“恩格斯说,‘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也不可能有没有运动的物质’(课  相似文献   
2.
如何理解和适用《贯彻意见》第35条孙庆录,孙林生,刘振友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工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使大量的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得以进一步贯彻执行。与此同时,行政机关的工作量增多了,难度增大了。有相当一部分行政机关因为怕当被告在作出...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的《政治经济学常识》课本中,阐述基本原理的正文下面,常常有小字的补注,仅上册就有十四段之多。由于课文的补注短小,并在不显著的位置,经常出现教者和学生都不注重它们的现象。然而,这些补注虽小,却是阐述基本原理的组成部分,对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