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马克思“现实的人”角度来阐述马克思关于正义主体规定性和探索其现实观照,是当今马克思正义思想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现实的人”不仅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正义思想的“阿基米德点”。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阐述与规定不仅打破了以“抽象的人”为逻辑起点的固化前提,而且以此确立了正义主体的规定性。同样,这种从“现实的人”视阈出发探索正义问题的理论思维,为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追求增进人民福祉的公平正义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论指导。其中,“以人民为中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建构“以公平正义为底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我们探索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分析了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基于“可持续生计”的角度提出了对失地农民进行利益补偿的对策。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我国失地农民的基本现状;第二部分从征地补偿、就业、基本生活保障权及收入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三部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马克思需要理论看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视阈,从该视阈研究,可以发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演进是人民群众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下对不同需要层次的生动反映,人民群众的需要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主要推动力,从低层级需要到高层级需要的转变是人民群众需要的丰富性与层次性、对社会整体环境提出的更高要求。面对现阶段,我国坚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背景下,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满足人民的需要,为其需要提供全方位保障;正确处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确保"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敏敏 《法制与社会》2010,(11):268-269
仲裁协议是整个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基石,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必须具备合法的形式要件。在1985年《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修改之前,仲裁协议的形式要件大致经历了“严格的书面形式”、“扩大的书面形式”和“可证明的书面形式”三个阶段。2006年7月6日通过的《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第7条修正案文,进一步放宽甚至取消了对仲裁协议书面形式的限制,有利于推动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通过剖析"人的本质",揭示了人的解放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目的,构建起了一座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丰碑。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深入挖掘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对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优良的社会制度设计以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都具有重要的启示,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6.
市民社会是宪政建设的基础。中国的宪政建设将伴随着市民社会的崛起与成熟。市民社会通过培养了宪政文化。形成了社会权力,形成了与政治国家良性互动的局面等方式为宪政建设奠定基础。在当下条件下构建市民社会也应从多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