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超 《法学研究》2015,(3):19-30
行政诉讼司法建议原本是一项裁判执行措施,但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的变化,其发挥的事实功能被大大扩展。实践中,行政诉讼司法建议在规范性文件修改中发挥着功能性审查的作用。从社会变迁的视角观察不难发现,维稳压力、协调和解政策与地方发展型政府的模式变迁,诱发了对于行政诉讼司法建议的制度性需求,从而迫使司法建议成为行政诉讼工具箱中的重要工具。行政诉讼司法建议制度的功能衍化,为法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制度样本,亦为行政诉讼法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犯罪分子因贪图私利,往往不计后果,胆大妄为,绞尽脑汁利用职务便利假借他人名义签名、打领条,伪装、模仿他人笔迹进行犯罪,以达到犯罪目的。职务犯罪案件许多都是通过以犯罪分子的笔迹比对涉案中的财务账目、会计凭证、会议记录、笔记、协议、发票、存单等物证中反映的笔迹来揭露犯罪事实,此时笔迹检验就起到了  相似文献   
3.
一般公法原理上而言,面对住房保障等行政任务的压力,包容性规划政策的出现,体现了给付行政背景下国家任务的逐步扩张。从比较法的视角切入,通过对美国包容性规划政策的制度梳理,从法定要件与规制政策上来分析,包容性规划政策如何将原本属于国家层面的保障房建设义务转移至市场主体,通过商品房搭配建设保障房的方式,来增加保障房的数量供给;同时,包容性规划政策对于阶层居住融合的规制目标,反映了现代规制国家早已不再局限于经济效率的价值判断,而趋于重视"社会团结"等非经济价值因素。但从司法审查的角度切入,由于包容性规划政策本身所附带的财富再分配特征,法院对待包容性规划政策的态度体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司法在此议题上亦体现出明显的政治化倾向。通过对美国包容性规划政策的制度介绍,也为当代中国地方层面上保障房配建政策的制度设计,提供了比较法上的规制经验。  相似文献   
4.
基于经济分权与市场转轨的特定背景,上世纪80年代末《行政诉讼法》的诞生部分程度上源自中央控制地方官僚、顺利实现市场转轨的制度性需求,这种特征最明显体现在“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行政诉讼案件中,通过对“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行政诉讼司法政策与司法判例的微观考察,不难发现,行政诉讼在纠正地方基层政府干涉辖区内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经营自主权事项上,起到了一定的拘束监控作用。从产权变迁的角度而言,尽管相关证据表明,与其他制度因素相比,行政诉讼在产权变迁流程中并未起到主导作用,但行政诉讼司法实践却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央意图借助行政诉讼工具来拘束“法团化”的地方政府,推动地方层面上关系产权、混合产权向现代产权转型的国家意志。  相似文献   
5.
卢超 《中外法学》2024,(1):143-160
包容审慎监管是当前我国面对新经济业态发展提出的规制创新策略,具有极为深远的行政法治意义。面对科技发展与新经济业态的不确定性,包容审慎监管理念标志着现代行政法治的动态反思与演化趋势。从传统的规制理论角度观察,包容审慎监管的运行背后映射出回应性规制的执法策略、合作规制的运行范式以及规制试验主义的演进逻辑。包容审慎带有实质法治色彩的规制设计理念,有效运行不仅需要较为成熟的行政法治框架予以支撑,更需要现代行政国家的基础设施与行政能力予以辅助。在中国特色“发展型国家”的逻辑支配下,包容审慎监管的地方实践运行,往往较难实现包容与审慎之间的价值平衡,引发了一系列的监管困境与本土难题。包容审慎监管的中国图景也为理解规制与发展之间的二元关系提供了鲜活的制度样本。  相似文献   
6.
信息公开立法的目的在于钳控传统官僚科层政府,随着民营化时代的到来,诸多政府公共职能外包给私人主体,使得传统的信息公开立法目的落空。以公用事业民营化中的信息公开事项为例,并主要结合英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实践,探讨信息公开立法直接适用于承担公共职能的私主体之可能性。并在转型社会与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考量现代与后现代法治的交轨处转型国家信息公开立法的多重使命。  相似文献   
7.
卢超 《中外法学》2013,(4):786-802
基于经济分权与市场转轨的特定背景,上世纪80年代末《行政诉讼法》的诞生部分程度上源自中央控制地方官僚、顺利实现市场转轨的制度性需求,这种特征最明显体现在"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行政诉讼案件中,通过对"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行政诉讼司法政策与司法判例的微观考察,不难发现,行政诉讼在纠正地方基层政府干涉辖区内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经营自主权事项上,起到了一定的拘束监控作用.从产权变迁的角度而言,尽管相关证据表明,与其他制度因素相比,行政诉讼在产权变迁流程中并未起到主导作用,但行政诉讼司法实践却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央意图借助行政诉讼工具来拘束"法团化"的地方政府,推动地方层面上关系产权、混合产权向现代产权转型的国家意志.  相似文献   
8.
卢超 《北方法学》2015,(4):113-119
新《行政诉讼法》修订颁布之后,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正式成为一项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司法运作机制。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地方政策试验到中央立法吸纳的过程。从各地关于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政策文本出发,不难发现社会稳定压力与地方法制竞争的外部因素影响,而且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实践运作,也主要依赖于数字考核的指标控制而非行政法治的自我拘束。从中国行政诉讼模式变迁的大背景下观察,行政首长出庭应诉与行政诉讼协调和解、行政诉讼司法建议制度根源自相同的法理,均旨在实现纠纷的实质性化解,而不再将合法性判断视为行政诉讼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9.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公布了第三批全国文明县城(村镇)名单,横县榜上有名。这是继2009年1月横县首获“全国文明县城”称号后,再次荣获此称号。近年来,横县始终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经济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该县逐步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开通县城公交车,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持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3年来涌现一批国家、自治区、市、县级文明单位、文明村及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其中校椅镇龙省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12名优秀少年被授予南宁市“美德少年”;开展“和谐建设在基层”创建活动,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良好局面;开展“能帮就帮”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引导市民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清洁卫生、爱绿护绿等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宗经济案件的证实,都离不开会计证据。检察机关在查办经济犯罪案件中,依据涉案单位的经济、财务管理工作程序,对账据资料进行查阅、核对时,能够发现犯罪疑点,捕捉犯罪信息,依法运用查封账据资料的手段和策略,及时取得全面完整的账据资料,锁定证据,确保案件的成立及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