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旨在解决劳资关系中的一些不协调的因素。本文尝试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对劳资关系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为寻求解决劳资冲突的新的可能途径进行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2.
“法律援助——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活动,是既缓解了法律援助供需矛盾,又促进了法学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但在组织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活动方面,目前存在着临时性、理论脱离实际、服务质量等有待提高的问题。把法律诊所直接建在社区,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模式案例,本文就探索实现法律援助与法学教育有机结合的模式,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4.
现代信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保障政府的廉洁、高效、公正,各国普遍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遏制腐败的法律制度,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推行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实践证明,它在保障政府廉政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许多国家从源头遏制腐败的利器。本文试图借鉴国外相关财产申报法律制度与经验,从分析现有干部收入申报制度的利弊角度出发,提出用现代信息公开的手段重整我国财产申报制度以构建财产公开制度并使其法治化的构想,以期对完善我国财产申报和财产公开制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谢飞  叶晓辉 《法制与社会》2013,(14):10-11,27
我国社会处在社会转型期,不少文章报道了转型期中焦躁的中国人,这其实就是文化跟不上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社会不和谐。而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更是体现出我国法治文化建设未能完全贴服物质文化的发展。从表层上看这是制度化文化出现了问题,其深层结构却表现出人们法律意识和思想的不健全。所以本文从保障食品安全的角度,阐述了法治文化的内涵、意义和建设途径,提出我国社会转型期中的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论《劳动合同法》对劳资双方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关系发展需要,反映广大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要求,体现更好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的重要法律。本文以《劳动合同法》在江苏的实施情况来分析该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劳资双方权益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