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当) P 时/时候,Q”句式是用已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参照来标示另一事件发生的时间。由于全句表述出发点不同,表述核心自然也有差别。“时候句”由于参照时段与参照时点的不同,句式获得了不同的语句功能,表达出不同的语义。不同表述功能下的句式在语法上存在着种种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对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进行口语语料分析,随后进行了访谈与口语报告,调查他们对汉语口语学习策略理解与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汉语口语学习策略问卷。初测回收130份口语获得策略问卷与130份口语表达策略问卷,以此为依据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项目分析。再测回收口语获得策略问卷和口语表达策略问卷各206份。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口语获得策略包含母语思维、词义注释、语词组块三个维度;口语表达策略包含计划监控、表达反思、社会交流、资源利用四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了口语学习策略的构想效度,内部一致性分析也表明,汉语口语学习策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